沈宛 纳兰性德 清朝著名词人纳兰容若:人世间最美最富诗情的一场花火

清朝著名词人纳兰容若:人世间最美最富诗情的一场花火
公元1655年,农历十二月十二,京城大雪纷飞。就在那一天的清晨,明珠府邸传来清亮的男婴啼哭声。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将会与词联系在一起;更没有人知道,他踮着脚尖走过时间的沙滩,却倾倒无数后人。这个可以被称之为传奇的男子,就是纳兰容若。在他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里,他家世显赫,他仕途亨通,他名满天下;有深爱他的妻子,有仰慕他的小妾,有才华横溢的红颜知己,有心意相通的朋友??对于那些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人而言,他无疑是幸运的。但对于身处喧嚣繁华的京城的容若,或许有关于政治、仕途、利益的东西,都不是他想要的。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多年来,《纳兰词》越来越普及,无数人念着人生若只如初见,念着一生一世一双人,念着当时只道是寻常;懂点皮毛的人还会知道《木兰花令》是拟古决绝词·柬友,知道他原名是纳兰成德,知道他为亡妻写下五十多首悼亡词;更有心的,会去买各种各样的词传,从众说纷纭之中依稀看见他的一点影子。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都只能小心翼翼的靠近他——靠近一点,再近一点,却似乎永远有一层迷雾,将他掩盖在一个虚无的,触不可及的地方。纪伯伦在《先知》中写道:你们可以庇护孩子的身体/但不能禁锢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灵魂栖息于明日之屋/那是你们在梦中也无法造访之境。或许那仙境就是明日之屋吧?在这浮躁的大千世界里,安静已经成了最奢侈的东西。
文坛史上,有关于容若很重要的两个时间点。一个是发生在康熙十年,被誉为中国词坛史上一件盛事的秋水轩唱和,另一个则是康熙二十四年,容若31岁时,所写下的《与梁药亭书》。一个是他初入词坛,声名鹊起之时;一个是他仕途风顺,名满天下之时。可无论过了多久,他还是那个站在枯梅树下,面对几个女孩子期待的眼神,紧张对出一首词的少年。君子当如墨,君子当谦谦,君子当是浊世佳公子。《卫风·淇奥》中所描述的,那也就如此了吧。亦或者,这世间所有的语句,在形容他时都是苍白无力的。他站在那,仿佛就是一树花开,一场风景。其词哀婉清丽,颇有南唐后主遗风,现在很多资料里,都会这样形容他的词风。这么多年,人人赞他为清朝第一词人,连王国维都给予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高度评价。而他永远都是安然一笑,淡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