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墓在哪儿 曹操七十二疑冢是真的吗 曹操墓中两具女尸是谁

曹操七十二疑冢是真的吗 曹操墓中两具女尸是谁
曹操七十二疑冢
曹操七十二疑冢,指的是曹操墓之谜。曹操身亡已经很多年了,而后人对曹操生平研究的热情丝毫没有退却,对于曹操墓的疑问至今还有很多人猜测。
曹操七十二疑冢
陈寿在《三国志》一书中,写到,曹操生平节俭,在去世前对自己的后事都有安排,平生很是敬仰西门豹的处事才能,希望自己死后,能埋在邳城。曹操不希望子孙对自己的后事大操办,也不希望墓中有任何华贵的陪葬品。后来,曹操死后,曹丕将曹操的棺柩运到邳城进行下葬,也对外公布了曹操墓地以及曹操墓中的东西,在此清晰地说明,就是给盗墓者申明,曹操墓没有值钱的财宝,劝他们不要白费精力。
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写到,因为曹操生性多疑,所以,在他去世之前,命令部下在彰德府讲武城修了72处墓地,就是所谓的七十二座疑冢,曹操担心死后被他人盗墓,就修了七十二疑冢,使用障眼法来掩盖自己真实墓地所在。
后人在了解三国这段风云历史的时候,大多都会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用了章回体章节,讲述了很多英雄的故事,让读者想象无限。正是因为后人对《三国演义》的依赖,就认为曹操真的修筑了七十二座墓穴。
这一说法被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否认了,他们多方考证,曹操并没有修筑七十二座墓穴,这一说法来源于各种书籍的杜撰,只是传说而已。
曹操墓中两具女尸
曹操一生中有妻妾无数,为此,曹操还修建了铜雀台,专门用来安置天下的美女。这些美人都是曹操在这征战讨伐过程中,如果当地有貌美如花的女子,曹操就会将她们收入到自己的后宫中。
曹操墓
曹操墓碑发现后,考古学者在墓堆里发现了三具骨架,一具男性骨架,两具女性骨架。随后,鉴骨学家很据比对和分析,男性骨架为曹操,两位女性骨架,一位大约20来岁,一位大约50来岁。这一研究结果的公布,引起了很多人兴趣,都在关心这两位女性到底是谁?
曹操的正室为丁夫人,但是因为宛城之战,因为曹操贪图美色间接地害死了长子曹昂,丁夫人事后非常讨厌曹操,最后和曹操离异了。丁夫人和曹操离异后,曹丕的母亲,卞夫人就成为了曹操的正室。等到卞夫人去世后,曹丕便下令将卞夫人和曹操合葬在一起,所以,很多人推测,其中一名女子应该是卞夫人了。但是卞夫人去世时,已经70来岁了,按照年龄明显不符合。根据曹操所写的《遗令》有言: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曹操并没有下令让他的妻妾陪葬这一说,所以,曹操墓中的两名女子到底是何人?另一说法便是,曹操的陪葬者,这两名女子如果不是曹操的妻妾,那么应该就是曹操的陪葬侍女了。根据俩人的骨头化验得出,一名女子骨头呈现绿色,生前应该是服了毒药导致身亡。而另一名女子,骨头和常人一般。
对于曹操墓中两名女尸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怎么评价曹操
曹操是一个比较复杂,拥有多重人格的人。对于曹操的评价,我们也要一分为二,不能片面的认为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
曹操像
在曹操的一生中,充满了矛盾和对立面。他姓曹名操,他的父亲就希望他是一个有操守,有品德的。但是曹操他正是一个即善即恶的人。善良时的他可以原谅杀爱子杀爱将的仇恨,宽宏大度,重新接纳他人。恶恨起来的曹操可以瞬间变成一个杀人如麻,轻易将恩情抛至于脑后的人。但是曹操在政治上,农业上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发展农业生产力,提倡要做到节俭,这在当今,也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虽然他爱才惜才,即使有过恩怨仇恨,也会招贤纳为己用,但是只要这个人成为了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不管当初有多么深的情谊,照样杀之,绝对不留一丝情分。
曹操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极高,他的作品至今流传,很多的描写手法和感情抒发都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气势磅礴之感。所以曹操在另一方面确实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文化涵养极高。这一点,曹操确实值得我们佩服。
曹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宁负天下人,不肯天下人负他。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当时的北方,平定了北方的安定,使北方的农业经济得以发展,解决了人民的粮食问题和打战军人的军粮问题,同时也加强了社会稳定。
曹操的智谋和勇气也是令人佩服的。他利用想象,望梅止渴,让行军可以继续前行,而非停滞不前,最后全军覆没。
真实的曹操
古往今来,多少正史野史描写了曹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有好有坏,似乎曹操在我们的眼前是一个性格多重人物。但是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呐?
曹操像
曹操即是魏武帝,他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是现今的安徽人,他的小名是阿瞒。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操运用自己的谋略与勇气,挟天子以令诸侯,破各方割据势力,最后逐步统一了中国的北部。在北方,曹操屯田,他的目光很深远,不仅仅限于争夺权力,他还在水利上大力兴修,即解决了人民的生计问题,也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一举两得,这样可以使北方变得更加富强,解决了农业生产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经济。
而且曹操并不是一个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爱才惜才,因为他的出生并不是贵族,所以他任用中层阶级,打破了门第的观念,抑制了贵族垄断仕场的局面。同时,曹操是一个文韬武略的人,他写过兵书,自身武艺高强,打猎功夫了得。在文学造诣上,曹操著有《观沧海》等著名著作,这些作品抒发了曹操的真实感想,有心怀天下的气魄,同时也心疼天下百姓,心疼他们的生活疾苦。但是曹操也是一个重情好色的人。曹操一生拥有太多的女人,无法统计。曹操在教育孩子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激励孩子学习,同时希望孩子可以堂堂正正做人,要求孩子有良好的品格。
曹操生平
曹操,字孟德,是魏国政权的奠基人,早年在汉天子手下做事,但是董卓出兵京师,围困汉王,权倾朝野,司徒王允借寿宴为名,召集大臣,意图出掉董卓,曹操自告奋勇,借王允宝刀,行次董卓,但不料被董卓发现,见势不妙,急忙将宝刀献上,才得以脱困。
曹操像
但最终被董卓发现他的意图,只能逃跑,半路不幸被抓,但是被陈宫义释,一路逃到亲戚吕伯奢家时,误会其要报官将其杀害,得知真相后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愤然离去。
曹操只能一个人前往陈留,耗尽家财,终于拉起一只队伍,后来曹操,袁术等十八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在虎牢关大败董卓手下第一大将吕布,但是十八路诸侯各怀心思,没有乘胜追击,之后在王允的连环计之下,董卓惨死。
长安处李唷⒐汜发生内讧,曹操乘机进入洛阳救驾,之后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孙权继承父兄在江东的霸业,与曹操结好,袁绍得知起兵七十万讨伐曹操,而当时曹操只有七万兵马,然而因为袁绍谋士许攸因不被袁绍重用,投奔曹操,并献计火烧乌巢,导致袁绍军队无粮草可用,曹操大败袁绍,由于郭嘉的妙计几经波折,曹操统一北方。
后来因为刘备进入夏江,曹操给孙权写信,望其投降于自己,共同讨伐刘备,因诸葛亮舌战群儒,孙权决定与曹操开战,两军对峙于赤壁,后因诸葛亮与周瑜的妙计,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曹操兵败如山倒。曹操不得不修养生气,而后在许昌,曹操出掉异己伏皇后等人,平定汉中,为了洗刷赤壁之战的耻辱,两次起兵攻打孙权,各有胜负,后来不得不作罢,而后自立为王,人称魏王。
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孙权将关羽人头送至曹操,曹操因非常欣赏关羽,从此寝食不安,
后来又因为要建新的宫殿,将洛阳城内的一神树砍去,重病不起,无奈求助于神医华佗,但是曹操不相信华佗,认为其要谋害自己,将华佗拷问致死,最终曹操也因医治无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