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佛说贪嗔痴念 贪瞋痴放一边 观功念恩放中间

火烧 2021-10-29 14:44:06 1074
贪瞋痴放一边 观功念恩放中间 贪瞋痴放一边 观功念恩放中间 ●李坤海 明伦月刊399期2009/11 陈列在台中莲社书柜上,林林总总的佛法书刊中,某一本书的书页上,曾瞥见「贪瞋痴放一边,观功念恩放中间
佛说贪嗔痴念 贪瞋痴放一边 观功念恩放中间

贪瞋痴放一边 观功念恩放中间  

贪瞋痴放一边 观功念恩放中间 ●李坤海 明伦月刊399期2009/11 陈列在台中莲社书柜上,林林总总的佛法书刊中,某一本书的书页上,曾瞥见「贪瞋痴放一边,观功念恩放中间」两句发人深省的箴言。贪瞋痴,这是一般平凡俗人皆有的「三毒」。具有高度品格者,因修养成性,足以自我控制,有智慧把它们拒之千里之外。 政府官吏乾净度 自己不该得而设法得之,便是贪,最严重者,莫过於政治人物的贪。多年前,阅读一本美国出版的《时报杂志(Times)》,内有介绍政府官吏乾净度,以纽西兰独占鳌头,贪官污吏占最多者,印尼是第一名,第二名是中国。 一千多年前,文天祥说的──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怯战,国家兴矣」,无异是给贪腐政客一记当头棒喝。 瞋心惹起七杀碑 瞋,它所造成的惊悚大事,莫过於明末流寇之一的张献忠。传说,张当年自湖南窜入蜀时,因一时便急,匆忙在山里草丛中「出恭」,俟事办完後,因身上无草纸,就在身边附近,采两三片树叶揩屁股。但至晚上,因叶片含有毒汁作祟,害得张的屁股红肿,痛得哀哀叫。俟肿痛好了之後,他愈想愈气,他想:「蜀人之草木这麽凶狠,其人定必更凶险」,於是瞋恚燃起,揭示:「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报天」下接连写七个「杀」字,这就是着名的「七杀碑」(注一) (瞋,它所造成的惊悚大事,莫过於明末流寇之一的张献忠。) 不识时务的痴心 谈到痴,据《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七指出,晋武帝有一天,在宣武场上演习军事,「帝意欲从此偃息武备,修明文教。」他亲自驾临,并召集全部臣子,厉行此事。当时山涛反对,但武帝把他当作耳边风,我行我素。不久晋朝宗室的「八王」骄傲奢侈,酿起「八王之乱」,互相攻杀,变乱共十六年。受其影响,盗贼如蚁军一般,聚合作乱。因郡国多遵帝命,没有武备,无法剿贼。盗贼气焰渐旺,以致全国大乱,大好江山终被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前赵篡夺了。 晋武帝不识时务,下令偃武修文,这不是「痴」是什麽? 知恩图报锁麟囊 至於第二句的规箴语,笔者不揣翦陋,拿中国大陆翁偶虹(注二)所编写的「锁麟囊」戏剧故事介绍於後,并发抒笔者的感想。 清朝年间,山东登州富户千金薛湘灵,貌美无双,与才子周庭训早有婚约,碍於男方未有功名,不敢成亲。登州知府之子刘金虎,贪淫好色,苦苦纠缠,薛夫人为怕事出有变,促湘灵与庭训,早日完婚。 湘灵出阁日,薛夫人以装满珠宝的一只「锁麟囊」陪嫁。因中途遇雨,成亲队伍,便到一破庙暂避,碰巧又来了一乘花轿,轿中新娘赵守贞,因家贫无嫁妆,一时感怀身世,於花轿里啼哭。湘灵问明原委,大感同情,遂慷慨赠囊。未几雨歇,两人便各自匆匆上路,彼此均不知对方姓名。 湘灵出嫁,为刘金虎所知,栽赃嫁祸於庭训,诬陷其私通大盗,抢劫官银,促其父刘知府,判庭训死罪。薛氏母女急倾重金贿赂刘知府,结果庭训改判充军,却又暗中命官差,於途中杀之。庭训被解差、逼落山崖,生死不明。解差将遗落的鞋子带回交差。 刘金虎闻庭训之死讯大喜,急赴薛家提亲。湘灵虚与委蛇後,套出丈夫已被刘金虎所害,又惊又怒,誓死不从。有一天金虎借醉非礼湘灵,双方在拉扯之间,金虎失足坠楼身亡。於是,刘知府判湘灵死罪,使其鎯铛入狱。此时庭训大难不死,平安归家,方知遭逢大变,婢女梅香劝他上京赶考,以便能为湘灵雪冤。 後梅香利用探狱之机,以身代主,湘灵逃脱後,即刻上京寻夫。不幸途中遇盗,盘缠尽失,沦为乞丐,一路上颠沛流离,来到莱州,幸得当地卢知府怜其孤苦,留她为褓母,始得安身。 有一天,湘灵闻山东巡抚寻访她的下落,匆忙逃走,慌乱间竟闯入了卢夫人的「龙珠楼」。怎料楼内佛堂坛上,香案所供锦囊,竟是当年陪嫁之物── 锁麟囊。触物伤情,睹物思人,百感交集下,不禁当场哀泣。此时卢夫人登楼,见状大奇,一问之下始知,当日赠囊的恩人即是湘灵,而当年的穷新娘,就是她本人── 赵守贞。当年得囊中珠宝,始能资助丈夫上京赴考,而考中状元。无奈不知恩人姓名,唯有将此囊供於佛坛上,每日观物感念其功德,并念兹在兹,衷诚祈求,佛菩萨能赐予奇蹟,使双方有再邂逅的巧缘。 赵守贞系念恩人,花费数年寻找恩人,未得结果,今天幸见,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个昔年对贫新娘慨赠锁麟囊,一个是收留流离失所、凄惶落难人,「一报还一报」。两人一时悲喜交错,相拥而泣。 守贞的丈夫卢知府,得知湘灵际遇,为报恩情,携湘灵到巡抚衙门前告状。当她持状上告,发现巡抚大人,竟然是失踪多年的丈夫── 周庭训。夫妻重逢,恍如隔世。最後,庭训终把刘知府等恶人,绳之於法,为妻雪冤,夫妇团圆,薛卢两家亦结为莫逆之交,皆大欢喜。 此戏剧写来哀怜动人,高潮迭起,剧情峰回路转,曲折紧凑。无论看过该戏或读其文,令人拍案叫绝,感人至深(注三)。该戏剧主旨在强调,人一旦受恩,勿忘施恩者,并能切实还报对方。俗云:「点滴之恩,涌泉以报」,如本戏剧中,受恩者何啻是点滴之恩? 但愿人人都能做到:「贪瞋痴放一边,观功念恩放中间」。其中「观功」两字甚重要,譬如看到别人行善功德,自己也应该自省有否做到?至於施恩给别人,倒不必惦记。 注一:张献忠性嗜杀,蜀人死於其难者约四分之三。今成都县署有七杀碑。相传为张献忠之亲笔。 注二:锁麟囊一剧的素材,出自清代焦循的〈剧说〉,是程砚秋提供给翁偶虹写的。 注三:笔者昔年於中师就读时,先後看过演此剧的歌仔戏、布袋戏等。数年後又看过电影,及京剧杂志等。该剧有歌仔戏、布袋戏、又有电影等,且场场客满,足见其剧情颇具魅力。 (在锁麟囊一剧中,道尽了「滴水之恩,涌泉以报」的厚道,也使善恶因果,昭昭可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