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清朝不立太子 就算被立为太子,也不一定当得了皇帝!看看这些“接班人”的下场,根本是在比惨

火烧 2021-06-27 04:48:44 1073
就算被立为太子,也不一定当得了皇帝!看看这些“接班人”的下场,根本是在比惨 对于“太子”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帝王存在,就会有太子存在,他是皇位的继承人。太子之位非常重要,也非常特殊

就算被立为太子,也不一定当得了皇帝!看看这些“接班人”的下场,根本是在比惨  

对于“太子”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帝王存在,就会有太子存在,他是皇位的继承人。太子之位非常重要,也非常特殊。清宫中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即凡是被册立为太子的皇子,要想好好活下来是件很困难的事。活着是连普通人都有的权利,对清宫中的皇太子们来说却很奢侈。

第一种是遭人暗算的太子,这样的太子有3位。

一是褚英。褚英(1580年至1615年)是努尔哈赤长子,母为元妃佟佳氏。褚英19岁带兵打仗,英勇无比。万历35年(这时明朝未亡,是1607年),褚英与乌拉部在乌碣岩展开激战,凭借勇敢和智谋取得胜利,削弱乌拉部的力量。

努尔哈赤欣喜万分,以褚英奋勇当先,赐予“阿尔哈图图门”尊号。阿尔哈图图门是满语音译,即足智多谋之意。之后,在宜罕山城(今吉林市龙潭山古城)等战役中,褚英也是军功卓著,为努尔哈赤完成女真统一大业做出重要的贡献。因是长子又屡建战功,他被授命执掌国政,那时他才29岁。万历41年(1613年),以嫡长子身分,凭借多年战功,他一度被立为早期后金政权的汗位继承人。

可是,由于褚英行事不谨慎,遭受来自各方的攻击和陷害。不仅有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安费扬古和扈尔汉五位大臣的攻击,而且还有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大贝勒(按:原指满族贵族,后来成为宗室封爵的名称)的攻击,最终在万历41年3月26日,被努尔哈赤幽禁在高墙之内。

对这个亲生骨肉要怎么处置?万历43年(1614年),努尔哈赤经过将近2年的思索,他的结论是什么,资料记载:“长子若生存,必会败坏国家。”很明显,留着褚英会后患无穷。于是在同年8月22日,刚过完中秋节,“始下决断,处死长子”。褚英死去之时年仅36岁。关于褚英之死有多种说法,其中最普遍的是被绞杀。可怜的褚英,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

二是代善。代善(1583年至1648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曾因作战英勇被赐号“古英巴图鲁”,天命元年(1616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参与国政,为四大贝勒之首,以序称大贝勒。就在褚英被废黜杀掉之后,代善被确定为接班人,也就是皇太子的位置。

可是,身处高位不胜寒,代善的太子地位同样遭到他人嫉妒。天命5年,发生了两件事,让代善失去了太子之位。一是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红杏出墙事件,代善被人告发与后母阿巴亥有染,遭到父汗的唾弃;另一件事是他和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被人告发,这令努尔哈赤彻底下了决心,废除了他的太子之位。

三是胤礽。胤礽(1674年至1725年)是康熙帝次子,生母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由于胤礽难产,赫舍里氏大出血去世,所以康熙帝出于对皇后的补偿心理,在胤礽两岁时将他立为皇太子并昭告天下。康熙帝对胤礽精心培养、特别教育,因此胤礽进步非常快,朝野内外都很赞赏皇太子的才干。

为什么清朝不立太子 就算被立为太子,也不一定当得了皇帝!看看这些“接班人”的下场,根本是在比惨

可是他不时遭受来自兄弟、王公大臣、父皇各方的压力。当然,胤礽自己也有很多问题,例如生活腐化堕落、官僚作风习气等。最主要的是他的兄弟们,有八个觊觎皇太子之位──大哥、老三、老四、老八、老九、老十、老十三、老十四,历史称“九子夺嫡”。身为皇太子的胤礽还能稳坐高位吗?后来,他被康熙帝两度废立:康熙47年废掉,第二年再立;康熙51年再度废掉。胤礽是清朝唯一公开册立的太子,康熙废了他之后恢复秘密建储。雍正即位第二年去世。

第二种是夭折的太子,这种情况的太子有两个。一个是皇太极的宸妃之子。崇德2年7月,宸妃生下皇八子,很凑巧,这个孩子和皇太极一样都排行第八,因而得到皇太极的极度喜爱,他宣布:“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 ”“皇嗣”这个称谓,被人们认为就是继承人。

皇太极做了许多逾制的事情,例如颁诏大赦。宸妃之子诞生,皇太极特颁“大赦令”,这是前所未有的。各地风闻,纷纷上表,以示庆贺。朝鲜国上表:“上皇太子笺文,并献皇太子礼物。”在表文中,公然称为皇太子。皇太极想透过上述做法,将襁褓里婴儿的皇储地位合法化,这无疑是为了讨好和感动宸妃。然而,这孩子不遂人意,仅活7个月就过世了,让满怀希望的宸妃悲痛欲绝。

另一个是顺治帝董鄂妃之子荣亲王。这个孩子于顺治14年10月出生。荣亲王出生后,顺治帝和他父皇皇太极一样大赦天下;本来是第四子,却称为“第一子”,表明顺治帝心目中只有董鄂妃和这个孩子;最关键的是册封这个孩子为皇嗣。可惜,这个太子更加短命,仅仅活三个月就殇逝了。

第三种是难活的太子(内定太子),这种情况的太子有两个,且都是乾隆帝的皇子。

一个是乾隆帝的皇次子永琏,雍正8年由孝贤纯皇后生育,乾隆元年,乾隆帝一即位就秘密立储为皇太子。可是这个孩子身体虚弱,到乾隆3年,居然因一场感冒失去性命,这一年他仅仅9岁。另一个是乾隆帝第七子永琮,生于乾隆11年,生母仍然是乾隆皇帝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帝这次非常小心,因为他有一个愿望,就是册立这个孩子为皇太子,实现他立嫡为太子的梦想。

之前即位的皇子都是庶出,他对此感到遗憾。永琮是皇后所生,乾隆帝决心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很可惜,这个孩子在出生之后的第二年,即乾隆12年的除夕之夜,竟然患天花病逝了,乾隆帝的梦想就此落空。

清宫中这些太子的生活太不容易了,不只会遭人暗算、被人觊觎,甚至可能遇上天灾人祸,想要活下来并顺利即位真是难上加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