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总统 戈尔巴乔夫为名牌包做广告:驱除妻子离世孤单
戈尔巴乔夫为名牌包做广告:驱除妻子离世孤单
不管人生起伏,赖莎的相伴对戈尔巴乔夫而言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当妻子逝世13年后,这位原苏联领导人出版了一部新书《孤单相伴》,书中写满了对妻子赖莎的无尽思念——
一见钟情
赖莎生于1932年1月5日,西西伯利亚地区的一个铁路员工家庭。她自幼聪慧好学,中学成为金奖毕业生,并被苏联最好的大学——莫斯科大学免试录取,就读哲学系。第一次见到赖莎,戈尔巴乔夫便「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迷上了她,认定赖莎就是他要寻找的伴侣。然而,赖莎看中的却是戈尔巴乔夫身上另外一些东西。她感觉到,戈尔巴乔夫是一个可以依托终身的可靠的人。此外,戈尔巴乔夫身上没有一点世俗气,这也令赖莎动心。
俄罗斯女作家瓦西里耶夫娃如此评述戈尔巴乔夫与赖莎的婚姻:「他们彼此在对方那里找到了自个,两个人都来自外省,都具有聪明、勤奋、努力、敏锐的品格。他们清楚地晓得,一切都将从零开始。他们的理想是携手开创未来。假如当年赖莎选择一位有莫斯科居住权的小伙子结婚,或者戈尔巴乔夫娶一位莫斯科高干的千金为妻,那么他们俩便不会成为日后那样杰出的人物。」
喜结良缘
1953年9月,升入大学四年级的戈尔巴乔夫与赖莎喜结良缘,迁居至戈尔巴乔夫的家乡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戈尔巴乔夫从事共青团的工作,赖莎在当地的学校教授马列主义哲学。「上大学时她就曾患过严重的关节炎,医生甚至不允许我们要孩子。后来我们到南方工作,我们太想要孩子了。」戈尔巴乔夫记忆。1955年,赖莎不顾医生的劝告,冒着生命危险怀上了他们唯一的女儿伊琳娜。此后,戈尔巴乔夫逐渐被提拔为当地第一把手,并调回到莫斯科,赖莎亦随同前往,并回到母校任教。
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最年轻的共产党总书记,赖莎成为了苏联的第一夫人。为了协助丈夫树立国家形象,她也在公共场合展现了第一夫人的新形象。以往苏联领导人的太太非常少公开露面,但赖莎常常与丈夫一同出席公开场合,并且穿戴非常讲究。戈尔巴乔夫以新思维在西方赢得赞誉,而赖莎在西方国家面前成功树立起了一个人性化的优雅的形象。这样的形象也一直深深打动着戈尔巴乔夫,他在《孤单相伴》中记忆道,「在晚年,赖莎从来没有以不精致的造型出现今我面前。这样的典雅也传给了女儿伊琳娜和外孙女。」
患难相守
苏联解体后,夫妻俩退出了俄罗斯政治的中心舞台,从政坛权贵变成普通平民。在面对政治地位、经济收入、社会处境等各方面的巨大落差时,妻子赖莎始终陪在戈尔巴乔夫身边,从生活上到精神上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他,给了他莫大的安慰。戈尔巴乔夫曾说,赖莎是他一生中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1999年7月,赖莎被确诊患了不治之症——白血病,这对戈尔巴乔夫来讲不啻是另一场「七月雪」。赖莎在德国接受最好的专家治疗。在这9个星期中,戈尔巴乔夫昼夜陪伴在旁。赖莎病逝之后,戈尔巴乔夫在抢救室里一直握着她冰凉的手,泣不成声。
赖莎去世后,为了驱除孤独,戈尔巴乔夫有意识地安排了许多工作,包括出书,组织研讨会,同时包括给路易威登做广告,筹措资金维持自个的基金会运转。但对戈尔巴乔夫而言,这些都无论用,失去的是永远不可以挽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