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 情感

为什么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脾气?哪些事不能对亲近的人做?

火烧 2016-08-20 08:15:51 情感 1172
为什么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脾气?哪些事不能对亲近的人做?为什么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脾气?哪些事不能对亲近的人做? 为什么对陌生人小心翼翼?对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脾气?杨澜在采访周国平的时候,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她...

为什么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脾气?哪些事不能对亲近的人做?
为什么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脾气?哪些事不能对亲近的人做?

为什么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脾气?哪些事不能对亲近的人做?
 

为什么对陌生人小心翼翼?对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脾气?

杨澜在采访周国平的时候,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她说自己身边很多朋友都有这种困惑,她也一样。周国平先生当时笑了笑,说:“这个错误,我也常常会犯。”
 
是的,这是个错误,很不幸,大部分人都中招了。
 

1.对家人发脾气最安全,获得原谅的成本最小

 
认识一个95后的妹子,是一个曲筱绡样的人精。在大学的寝室中,是一个行走的粘合剂。有她在,同寝室的人关系就僵不到哪里去。她看得懂眉眼高低,猜得透别人隐藏起来的小情绪。
有时候我笑她,说你这么小,不该体会这种人情冷暖,放胆去爱,放胆去错,这才不枉少年风流啊。
 
她突然就不再嘻嘻哈哈了,很忧伤地说:“姐,你有试过孤独的滋味,尝过被人排挤的感觉吗?”然后我才知道,她在高中三年里,是怎样被迫“特立独行”着。一开始,她总是说话很直接,动不动就发脾气,虽然她认为自己是“娃娃脸”,哭了之后就是晴天,可是同宿舍的人不买账。哪怕她后来笑得满脸讨好去道歉,同宿舍的姑娘们,也始终心存了芥蒂。和宿舍人关系的逐渐冷淡,让她后来在班级中也变得高冷起来。她把别人最怀念的高中期,称为炼狱。逃离炼狱之后,浴火重生,她就成了现在的小妖精。
 
她说:“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我很自私,这么多年来,我积攒的坏脾气都留给了他们。唯有家,是我肆无忌惮的喷火试炼场,因为我知道,它是安全的,不管我怎么试错,都有转圜的余地。”
 
是的,于很多人而言,亲近的人才是安全的,哪怕千错万错,在家里,你获得原谅的成本永远最小。对家人发脾气,然后得到谅解,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修复。
 
我们都是弱者,自私地把最坏的一面丢给家人,让他们承受我们的无奈。
 

2.对家人更在乎,因为用了心所以会没有耐心

闺蜜甜甜在同事和朋友看来是一个脾气相当好的人。有时候,身边发生一些很恼火的事情,大家都义愤填膺,唯独她看不出一点愠色。有一次,老板让她和另一个同事共同负责一个案子,后来案子出了点小意外,她的同事迁怒于她,在办公室里对她大发雷霆,她亦淡然自若。其他同事说她真能忍,她说不是忍,而是心里压根就没怎么生气。
 
“最坏的脾气,全留给了家里人。”她自己也觉得无奈,可事实的确如此。
 
她常说:“我对不熟悉的人向来不计较,因为对他们没期望,也相对没那么在乎。不期望他们理解我,所以要求也很少。我在家里脾气就相对很急,被爸妈骂的时候会反驳,因为我更在乎他们的意见。我妈老说我对他们没耐心,可我知道,我对陌生人看似有耐心,其实压根就不用心。”
 
因为用了心,所以才会伤心。会较真,会争论,是因为比起外人,我们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更长,对家人的要求也更高。


哪些事不能对亲近的人做?

为什么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脾气?哪些事不能对亲近的人做?
生活中,我们常常存在这样一种倾向,那就是把最好的态度奉献给了外人,最坏的一面却展示给了最亲近的人。也许,在潜意识里,我们觉得无论我们怎样做,亲近的人都不会离开我们,所以凡事都由着性子来吧。但是,人心其实是很软很脆弱,它禁不起无止境的伤害与摧残,所以越亲近的人越不能做下面这些事。

1,肆无忌惮地发脾气

很多时候,当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承受了压力,近亲的人往往会成为我们的发泄的对象。
 
而且,一旦他们的行为稍稍不如我们的意,我们就会生气得大发雷霆,怒火高涨。
 
在他们面前我们也不会收敛自己的脾气,总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有时候连最恶毒的话也能脱口而出。
 
事后,我们可能会反思,可能会道歉,他们也总是原谅了我们。
 
但是,世界上不存在破镜重圆之后没有裂痕的镜子,我们发出去的脾气、说过的话也收不回来,更不可能补救当时对他们的伤害。
 
最好的办法就是克制自己的脾气,找到合理的宣泄渠道,不把自己的无理取闹强加给我们珍视的人。

2,没有耐心,敷衍对方

与肆意发脾气相对应,我们对亲密的人也更容易不耐烦,经常会用随便的语气和态度敷衍他们。
 
在外面,即使再累、再辛苦,我们也会戴上面具,保持得体的笑容,和其他人耐心地周旋。
 
而到了在最亲近的人面前,卸下伪装的我们总是很敷衍: 对父母的询问总是随便回答一下;经常忘记对另一半的承诺;习惯性地打断孩子刨根问底的话语……
 
这样做的结果显而易见,那就是我们也会被亲近的人敷衍对待,他们也会忽视我们,不重视我们。
 
所以,对亲近的人多一点耐心吧,毕竟态度和情感是相互的。

3,从来不说“谢谢”

常常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越亲近的人越说不出“谢谢”。
 
对待关系一般的朋友、餐厅的服务人员甚至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我们很容易开口说“谢谢”,因为这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教养。
 
而面对父母、爱人、知己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说“谢谢”太矫情、太客气了,都是自己人, 何必那么见外呢。
 
可是,语言是会影响我们的思维的,当我们习惯了不说“谢谢”,那么就会习惯不感恩,习惯对别人的好视而不见。
 
长久下去,再亲密的人也会心寒。
 
所以,学会对亲近的人说“谢谢”吧,这不是见外,而是放在心上的表现。
 
当我们把真诚和谢意传达给他们的时候,相信他们也会会心一笑,感到温暖吧!

4,不给对方留空间

每个人都有隐私,都需要自己独处的时间,这同样适用于关系亲近的人。
 
可是,生活中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犯这样的错误,那就是以“亲近”和“熟悉”的名义,越过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界限,使对方感到不适。
 
譬如打着“关心”的旗号大肆干涉别人的选择,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总爱黏着另一半,想要掌握TA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言一行随便翻看好友的日记,掏TA的口袋……
 
其实,越亲近的人越需要给对方留空间,这是最起码的尊重,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恰当的距离会让彼此相处更加愉快,情感也会更加持久和芬芳。

4,很难宽容,过分苛求

对陌生人过分宽容,对亲近的人过分苛求是我们的通病。
 
也许是由于接触的时间比较长,相互也比较了解,所以我们的目光更容易停留在亲近的人的缺点上,很难做到宽容。
 
同时,对亲近的人,我们的期待值也比普通人高,一旦他们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会失望,然后还会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显得求全责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试着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不让亲近的关系遮蔽住我们双眼。
 
其实,亲近的人比起陌生人来,更需要我们的体谅和容忍。
 


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