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文学家有哪些 盘点伟大文学家杜牧的诗有哪些
盘点伟大文学家杜牧的诗有哪些
杜牧的诗
杜牧的诗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偏向豪迈,一种偏向香艳,前者杜牧在描绘的时候往往较为伤感,有时是吊古,有时是感怀,表达的思想感情立意奇特。后者多用清新的笔调记录下不同的景物,诗的基调也以赞美为主。
杜牧诗歌的意境
杜牧平生忧国忧民,又有满腔的抱负,再加上他为人细腻情感丰富,也就成就了杜牧的诗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风华流美之致,这在晚唐时期都是无人能及的,甚至在整个唐代都找不出第二位。

杜牧能在日常景观中发现独特的美,而且能找到和眼前基调最切合的意境,并通过画面的描述和情思的寄托,赋予诗歌生的灵性,对自然的歌颂也是杜牧自身抱负抒发的体现,诗中往往也蕴含着杜牧在晚唐真实的感受。
在诗歌的表达上,杜牧多用率真直赋寓理于事,也正因为如此,杜牧的诗又有豪爽俊朗的风格,他的诗歌形象鲜明,极具感染力,这与他擅长用比喻、寄情于景、以景表情活用对比等手法有密切的联系,
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把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一派风格通过散文的形式夹杂着议论,杜牧的诗成为后人学习的目标。
杜牧的绝句,成就非常高,享有盛誉,受人敬仰。世人对他的绝句的评价也很高,杜牧的写景抒情,意境幽美已经超过盛唐时候绝句的水平了,杜牧善于从自然景物中美的形象中,提炼精华部分,他的绝句情景交融,含蓄精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人们喜爱。
寄远 杜牧
《寄远》是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创作在杜牧担任宣州团练判官的时候。
寄远 杜牧
前两句通过描写诗人在行舟时候江水的空寂,水面的平静和水流的悠远,一定程度上是表露了行舟者内心的安静祥和,另一程度上也透露了这位执浆航行人的孤寂,常年的安宁环境磨平了他的棱角,安逸的背后确是与世无争的孤独和寂寞。
清风拂面,云彩因为风的吹动消散了,天空以因为失去了云彩的遮蔽,变得离我们更远,这秋天的凉意让旅人们原本的平静产生动摇,开始有些骚屑不宁,因为清凉这一丝淡淡的孤寂变得有些刺骨。
正当旅人触景生情,伤感的时候,忽然看到江边的楼上有女子在凭栏遥望,原来有些落寞的众人开始有了舒缓,在江上能见到这样一幅美景,旅行的孤寂不由的被冲淡了不少。而忽然出现的女子更是引发了无限的遐想,人们纷纷猜测是不是等待夫君归来的痴情女子。
这里“红袖凭江楼”形象的不确定性正是为丰富的联想、隽永的诗味提供了条件,在向我们彰显着在特殊条件下的独特风光,不但不会与周围景致不和,反而是会成为起到点缀作用的点睛之笔。
它让诗歌的意境更加有内涵,更加耐人寻味,读者当然也能从这一抹特殊的情境中得到艺术欣赏上的满足,也许会送去祝福,希望女子与夫君白头携来,也许会想起家中的夫人,想到夫妇二人的浪漫与甜蜜。这对于冲淡旅途中的寂静和疲惫都有着好的帮助。
鹭鸶杜牧
《鹭鸶》是杜牧在描写景诗中的代表作之一,鹭鸶在杜牧笔下,身披雪白的羽毛,就像穿着雪白的绒衣,再加上一张青玉般的长嘴,美丽动人。
鹭鸶 杜牧
鹭鸶成群结队在小溪中捕鱼的场景被杜牧发现,作者笔下的鹭鸶就瞬间有了灵性,看它们洁白的身影在水面上荡漾,湖水的倒影和湖面上的鹭鸶交相呼应,给人一种和谐安逸的感受,放佛是画中的鹭鸶在动一般。
要是你不小心惊动了正在捕鱼的鹭鸶,它们可是要展翅离去的,作者笔下的鹭鸶多了一份高贵的气息,就连自然造就的鸟兽都那样的风度翩翩,给我们给是一种美的视觉体验,鹭鸶飞向青山中的场景,就像是玉的洁白也青葱交相辉印。
在青山的映衬下,雪白的鹭鸶自由飞舞,姿态是那样的优美端庄,就好像是满树的梨花在清风的吹拂下飘荡,多么舒缓,有多么富有画面感。
这首鹭鸶描绘出人们不常见到的鹭鸶的生活习性,作者并没有着重强调鹭鸶如何的姿态优美,而是描述鹭鸶的“惊飞”和青山的巍峨相互作用,二者一个灵动就像飞舞在山间的精灵使者,一个雄壮伟岸,宁静致远,这样一动一静的结合,给读者充分的遐想空间。
作者又用梨花的飘落来比喻鹭鸶的翩翩起舞,富有想象力,更加生动形象的向我们揭示了当时作者眼中的美景,让人身临其境,这样细致的景物描写是杜牧的诗能够被后人传诵的重要原因。
江南春 杜牧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诗中描绘了江南的春光,展示了江南烟雨蒙蒙亭台楼阁的景色,迷人的江南在作者笔下更加让人心旌摇荡了,短短四句诗有意象有景象,有动有静,江南的美被很好的展现出来。
江南春 杜牧
诗的一开头,作者就向我们展示了江南景色的秀美,幅员辽阔的江南,黄莺在欢快的啼叫,绿树簇拥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家,都给人一种江南水乡的宁静致远之美。
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莺鸟鸣叫,酒旗飘舞应该是晴天,但这两句又有写道烟雨,原来只是因为江南的阴晴不定,作者这里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很好的把握了江南山重水复的特点,诗的前两句只是介绍了在青山绿水的相衬下,江南的美丽,但只能描绘出江南春天明朗的一面。
所以作者又加了一笔,本来就迷雾重重的寺院在作者笔下,变得更加深邃,这一层朦胧让江南更具韵味。
关于《江南春》是不是有借古讽今的意味有很大争议,有人说之前帝王对于佛教的崇拜程度仅限尊敬,但到了杜甫所处的年代,有些恶性泛滥,杜牧有点反佛教思想,认为杜牧倒数第二句就是在表达自己对统治者迷信佛教而措施了很多治国的好机会,用现在统治者因为沉迷佛教而大兴土木修建寺庙。
也有人说,这只是对江南美不胜收的风景的赞美,变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杜牧反对佛教,但不能说他讨厌佛教建筑。
杜牧泊秦淮
《泊秦淮》是诗人晚上游玩秦淮的时候所想所感,开始介绍美丽的秦淮夜景,之后借陈后主亡国的历史典故,讽刺那些醉生梦死的晚唐君王,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限担忧,表达了作者想要为国效命的远大志向。
杜牧泊秦淮
诗中的第一句就给人特殊的感受,两个“笼”字让天地日月都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它在作者笔下是那样的宁静,但是字里行间又透露出暗藏着的涌动,虽然是用清淡的笔墨,但是那冷寂的气氛渲染的又是那样的成功。
第二句在有第一句的情感基调下,显得那样自然从容,正是有秦淮这样迷人的景色,才会想要有亲自去目睹的想法,为什么不一开始点明诗人此行的目的,这样写的好处该是诗人特意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美好的环境,给人们在欣赏完美景后知道,原来这里就是秦淮的满足感。
商女,也就是伺候人的歌女,这里通过描写商女对国家兴亡的无关紧要,其实是在暗讽当时的统治者,只顾享乐,无心治理国家,真正糊涂的其实是当权的统治者。歌女还在为统治者唱着美好的歌曲。
都说时局怎样就该听什么样的歌,但但是晚唐已经落寞,诸侯王却不当一回事,沉溺在寻欢作乐,这里通过歌女唱歌,讽刺统治者纸醉金迷,不问朝政的无能,反应了诗人清醒的认识到局势的危机,想要挽会局势,但是自己的志向不能传达给君王,想要实现抱负但是无从落手的不甘心。
相关文章
- 伟大的文学家有哪些 关于清末文学家俞樾的故事
- 伟大的文学家有哪些 文学家顾贞观的成就介绍 如何评价顾贞观
- 伟大的文学家有哪些 张舜民简介 北宋文学家画家浮休居士张舜民生平
- 伟大的文学家有哪些 汪藻简介 北宋末南宋初南宋著名文学家汪藻生平
- 中国文学家有哪些人 吴均简介,著名文学家吴均的作品风格介绍
- 伟大的文学家有哪些 全祖望简介 清代著名文学家谢山先生全祖望介绍
- 伟大的文学家有哪些 清戏曲家,文学家,翰林院编修,蒋士铨的一段真实灵异经历
- 伟大的文学家有哪些 萧子显简介 南北朝梁朝史学家文学家萧子显生平
- 伟大的文学家有哪些 萧子云简介 南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萧子云生平
- 伟大的文学家有哪些 清代文学家吴锡麒的书法代表作有哪些?吴锡麒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