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食果念什么 一动念就有果报

火烧 2021-05-30 15:33:20 1051
一动念就有果报 不只做坏事情才会产生报应,连一动恶念也会产生恶果。诸君如果不信,我引用两个故事来说:(一)卖瓜的故事 从前梁武帝在世时,有一天他看见一桩奇怪的事情。某甲在卖瓜,某乙先来向他买瓜,某甲说
食果念什么 一动念就有果报

一动念就有果报  

不只做坏事情才会产生报应,连一动恶念也会产生恶果。诸君如果不信,我引用两个故事来说:(一)卖瓜的故事 从前梁武帝在世时,有一天他看见一桩奇怪的事情。某甲在卖瓜,某乙先来向他买瓜,某甲说不卖。后来某丙来向某甲买瓜,某甲却很高兴的卖给他。梁武帝看见这种情形,他大惑不解,于是就去问志公禅师。志公禅师是得道的高僧,有了解过去世的神通智慧。志公禅师告诉梁武帝说:“这卖瓜的某甲很多世以前是死刑犯,当他要被处死刑时,很多人都在围观,当时某乙和某丙也在场。某乙心里认为:‘这个家伙罪有应得,活该!’某丙却认为这死刑犯很可怜,因此就对他产生同情心。因为这种缘故,所以某甲今生不把瓜卖给乙,而却喜欢卖给丙。”(二)卫仲达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卫仲达,他在翰林书院里面当官。有一次被阴司的官派小鬼把他的魂引到阴间来。阴间的官,吩咐手下把他在阳间所做的善事恶事的档案都送上来。等到册子送来时,那里知道他做恶的档案堆积如山,而做善的档案却只有一小卷而已。阴司的官吩咐拿秤来,把两种册子称称看,没想到那一大堆坏事的档案反 而比这一卷善事的档案轻。卫仲达感到大惑不解。他问阴官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那里会有这么多过失和罪恶呢?”那官司回答:“只要起一个不正的念头就是罪恶了,不必等到实际行动产生。譬如看见女色动了坏念头,就已犯了天庭的法律了。”卫仲达接看又问:“那这一卷善事的档案里面是记载那一件事呢?”阴官说:‘有一次皇帝想在福州府大兴土木,叫很多百姓去做苦工。你上书建议皇帝不要这么做。那一卷档案就是你的奏章底稿。’接着又说:“你那次建议皇帝并没有采纳,但你这一心念,究竟是为大众着想,以免老百姓受苦,所以是大善事。如果皇上当时能依照你的建议去做,那善的力量,可比现在大多了。”(见感应笃汇 编卷一) 由上面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知道起心动念的重要性。要念念常行善事,时时为利益众生着想,我们的福德才能积得广大。诸君要行住坐卧处处不离善念,请详阅华严经的净行品! 譬如:当我们睡醒时,应常愿一切众生早日觉悟永恒的真理。当我们下床时,应常愿走路不会伤到任何小昆虫。万一有小动物无意中被我们踩死了,我们则愿它往生佛 菩萨的净土。当我们步行时,应常愿一切众生都能出离生老病死的苦海。当我们出门时,应常愿一切众生能免于烦恼的逼迫。当我们大小便时,应常愿一切众生都能 舍弃贪爱和憎恨。当我们洗去污秽时,应常愿一切众生身心清净,没有瑕疵或污垢。当我们开灯时,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运用智慧的光芒,照破一切幽暗迷惑。当我们就寝时,愿一切众生身体安稳,心不散乱。 古代有一首诗偈描述:动了善恶的念头,将来遇到适当的机缘一定会产生果报,“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欲知祸福先问自心。行藏虚实自家知, 湛湛青天不可欺,祸福因由更问谁? 未曾动念已先知,善恶到头终有报, 劝君莫做亏心事,只争来早与来迟。 古往今来放过谁? 所以陈希夷的心相篇上说:“相貌是从内心产生的。心里头有了善恶厚薄,因此相貌也可以看出吉凶祸福”。又说:“心地和念头是相貌的根源,明白心念,善恶自然可以分辨得清楚。行为是由内心引发的,仔细观察一个人的行为,自然就可以知道吉凶祸福。”正法念处经第二十卷上说:“心能造作一切 善恶业,由于心地的好坏所以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果报。” 心念→行为→习惯→性格→命运 就某方面来说,人实在很像电脑,譬如,电脑能贮存一切“资料”,人心能贮藏一切“善恶种子”。电脑依靠“方程式”来工作。我们则依照“习惯”来产生行为模式。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的起心动念、语言和行为一定要特别的谨慎。譬如,选购书本要特别慎重,因为一旦看了不好的书,就可能心地中播下不好的种子。看 电视也要特别的谨慎,因为假如看了没有意思的连续剧,不但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做恶梦。 我们时时观照自己的心念,严防恶念(损人自私的都叫恶念)的产生。因为念头重覆出现几次以后就会造成行为,行为重覆出现几次以后就会产生习惯,习惯根深蒂固以后就会变成性格,有了什么样的性格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命运。 所以经上说:“心地不清净、不明了”,(惑)就会“造作有善恶力的行为”(业)。善恶的行为发出影响力就会产生苦乐和凶吉的结果(果)。所以业报差别经上说:“一切众生都被业力牵引着走,随着自己所造的善业恶业而转动,因为这种缘故,所以有上中下的种种差别。”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的第二卷也说:“大家千万不可轻视任何一件微小的恶业,以为做一点坏事不会受罪报。再小的罪,死后不但都有报应,而且丝毫不能幸免,也无法由别人代受果报。”《心命歌》讲得非常好: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好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