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李治 李治简介 唐高宗李治的一生概述及永徽之治
李治简介 唐高宗李治的一生概述及永徽之治
李治简介:
李治即唐高宗(628年―683年),字为善,汉族人。贞观二年六月十三日(628年7月19日)出生,弘道元年十二月四日(683年12月27日)崩殂,享年56岁,葬于乾陵(今陕西乾县),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弘孝皇帝、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贞观五年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李承乾谋杀李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李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次年(650年)改元永徽。高宗即位起初四五年间由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掌握朝政。太宗女高阳公主嫁房玄龄子遗爱,高宗即位,贬遗爱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653年),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谋反。事发,遗爱被杀,李元景、李恪及高阳公主等均赐死,高宗皇位由此得到巩固。
传统史家认为唐高宗碌碌无为。但事实上,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已使“贞观之治”岌岌可危,高宗刚登基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再次尖锐。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永徽二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高宗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李世民冷落。他在位前期,唐代的领土最大,有的史书称为“永徽之治”。
起初,他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与身为太宗才人的武则天有染;太宗崩后,武则天出家,高宗又把她接回宫中为昭仪。李治的皇后本来不是武则天,是王氏,后因为与萧淑妃争宠,引入武氏,最后两人皆被武氏反食,斩去四肢,泡入酒内;武则天称之“骨醉”。于是武则天被册封为皇后。但是武后并不为高宗母舅的长孙无忌等关陇贵族集团所容,武后遂设法除去她的敌人。高宗因武后慢慢有主导政局的趋势,一度有废后的打算,未料计划被武后得知,事情遂作罢,但是协助高宗拟诏的上官仪则遭灭门。这件事情过后,高宗再也无由压制武后,后来又因眼疾问题,使得主政权完全操纵于武后手中。唐高宗曾在皇后的建议下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则天并称二圣。
李治本人慈祥、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不信方士长生之术,不喜游猎,无大志,与四兄李泰争太子位时,也曾流泪哭泣。所以,唐高宗不是好皇帝,却是不折不扣的好人。高宗后期的治世,有赖武则天执掌朝政。
“永徽之治”指的是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治世。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年―683年),前六年号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绩(徐世绩)、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训令纳谏、爱民,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 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相关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的用兵之道,李世民是如何用兵的?
- 唐太宗昭陵在哪里 唐太宗陵墓介绍
-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揭秘: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的用兵之道
- 杜如晦房玄龄 历史上出了名的妻管严:房玄龄,李世民对他老婆都是一个大写的“服”字
-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揭秘:唐太宗为何要痛骂自己的儿子禽兽不如?
-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武则天是唐太宗侍妾?李世民将其赐给儿子李治
-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唐太宗之女城阳公主的母亲是谁?
-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亲手砸掉魏征的墓碑?
-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武则天为什么会被李世民冷落十二年?对手实力强
- 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中国历史上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