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高昌是谁 史上不费吹灰之力的重要战役:唐朝打高昌小国

火烧 2022-07-09 20:18:55 1049
史上不费吹灰之力的重要战役:唐朝打高昌小国 导读:高昌是一个古地名,具体的位置就是今天新疆的吐鲁番。这是一个地处西域的汉族地方政权。为什么高昌最后会和唐朝兵戎相见?为什么一个只有三万人口的高昌小国,唐

史上不费吹灰之力的重要战役:唐朝打高昌小国  

导读:高昌是一个古地名,具体的位置就是今天新疆的吐鲁番。这是一个地处西域的汉族地方政权。为什么高昌最后会和唐朝兵戎相见?为什么一个只有三万人口的高昌小国,唐朝会如此重视,竟然发兵二十万去攻打?而这场远征,最后的结果让人倍感意外,但为唐朝西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面内容更精彩

唐太宗时期的高昌国,国王叫L文泰。L文泰开始跟中原的唐朝中央政府保持了一段良好的关系。贞观四年,L文泰还偕同夫人一起去了长安。唐太宗高规格地接待了L文泰,册封了他的夫人为公主。从那以后,双方的关系迅速进入蜜月期,西域所有的动静,麴文泰都及时地向唐朝汇报。

但是,一个巨大的阴影在西域的上空扩散,谁也想不到,这会影响到高昌与唐朝的关系。那是什么呢?问题出在西突厥身上.

西突厥首领统叶护病逝后,他的继承人彼此不服气,终于分成两派展开战争。这战争一打就是经年累岁,从贞观二年打到贞观六年。所有的西域各国也不能幸免,他们必须面对西突厥内部的两派做出选择,当然更多的是无法选择,哪一派控制了自己就只能跟着哪一派走。

西突厥的两派,同时都在争取唐朝的支持。到了贞观十二年,唐朝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发生了。唐太宗支持的那一派西突厥,势力越来越小,唐太宗不支持的那一派,反倒越来越强大,其领袖欲谷设不仅击败了对手,而且大有统一整个西域之势。欲谷设一派在势力大增的同时,逐渐与唐朝发生严重摩擦。毕竟此前唐朝支持的是自己的对手。欲谷设控制了高昌,并联合高昌一起攻打焉耆。焉耆位于天山南部,跟高昌只隔了一道天山。与此同时,欲谷设阻断了西域与唐朝的往来,这就是所谓的阻断贡道。一些中原人过去逃亡西域,现在他们想返回都不允许。攻打焉耆这件事,对唐朝震动很大,因为焉耆和高昌都是唐朝的附属国,唐太宗派使者前往调节,要求高昌把焉耆的人放回去。

<!-- shwc end -->

但是高昌不同意,因为高昌受控于西突厥欲谷设。欲谷设派了一个手下在高昌就近监督,叫阿史那矩。他名义上是高昌的一位将军,实际就是代表欲谷设控制高昌。唐朝看来也了解情况,唐太宗就点名要阿史那矩到长安来。高昌当然无能为力,只好派个使者到长安来解释。

后面内容更精彩

双方使者的往来,其实就是沟通双方的立场,了解彼此的底细。唐朝的使者到达高昌,L文泰的立场很强硬。使者问他为什么攻打焉耆,L文泰的回答是:“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活耶!”这个回答的意思是谁也管不着谁。这显然是没有把唐太宗的中央政权放在眼里。

高昌王L文泰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量,敢于对抗天可汗唐太宗呢?

L文泰曾经对他的亲信说,他到过隋朝,也到过唐朝,他一直认为隋朝比唐朝强大,而强大的隋朝也没有力量出兵西域;唐朝即使出兵,也不会太多,因为发兵多则军需供应会很困难;如果发兵三万人以下,力量不足以打败高昌;唐兵要过莫贺延碛(著名的戈壁滩),会让唐军疲惫不堪,高昌以逸待劳。当然,对于L文泰而言,他还有一个重要的靠山,西突厥的欲谷设驻扎在可汗浮图城(唐朝的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与高昌互为犄角。西突厥才是高昌最重要的砝码,是高昌抵抗唐朝中央的决定性力量。

与此同时,唐太宗的朝廷呢?唐朝应该怎么办?

一切和平的努力都失败了,唐太宗面临是否战争的考虑。

高昌是谁 史上不费吹灰之力的重要战役:唐朝打高昌小国

唐朝内部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主战派认为,唐朝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西域的问题不能再任其发展下去,从长远的战略考虑,出兵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另一派反对用兵西域,他们的观点是长途出兵,负担太重,为西域付出这么沉重的代价不值得。后一种观点的主张者没有留下清楚的记录,但是从观点上看,符合魏徵的一贯思想。

<!-- shwc end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