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之子胡亥怎么死的 蒙恬如何枉死于小人之手
蒙恬如何枉死于小人之手
中华第一猛将蒙恬:秦始皇在平定六郡、一统中国的过程中,蒙恬可谓是其不可或缺的顶梁大将。秦朝确立后,也是由于蒙恬的存在,使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可见其威名。
除了北逐匈奴,蒙恬还率军收复了河套等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与秦道,无论是对秦朝还是整个中华,他都功不可没!
可惜一代名将却枉死于小人之手,这是怎么回事?此外,影视剧《神话》中的蒙毅将军是否真有其人?他与蒙恬又有何关系?
一统江山的顶梁
“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此句出于《史记》,是史太公司马迁对秦将蒙恬的赞叹。这位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的大将,以其忠勇与才略,一次又一次为大秦书写了辉煌。
蒙恬(?—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山东省蒙阴县人,故里在蒙阴县城。他是秦始皇时期的着名将领。
蒙恬出身于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幼有宏志,希望长大后能够征战沙场,像自己的祖辈那样为国拼杀。他天资聪颖,武艺高强,酷爱研习兵法与刑狱法,长大后还曾担任过审理狱讼的文书。
公元前221年,蒙恬因家庭关系获封秦国将领,遂跟随大将王贲率军南下攻齐,秦军一路长驱直入,所向披靡,很快攻占了齐国的都城临淄。
由于蒙恬表现突出,战功卓着,于众多武将中脱颖而出,被秦始皇封为内史,成为秦始皇的得力战将。公元前前248年,蒙恬率领秦军勇猛作战,分别攻取韩、赵、魏三国,为秦国一统江山立下了不朽的战功。
威震匈奴千里
秦始皇横扫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却仍受到北疆匈奴的频频骚扰。早在中原混战之时,匈奴就乘机进犯黄河,还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秦都咸阳也在他们的窥视之中。
秦始皇为此患所扰,于公元前215年,任命蒙恬为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抵抗匈奴。时值秦朝初立,国内的战火刚刚平熄,官兵百姓还未及喘息,北部边境却又传战书。
匈奴军队肆意屠杀秦境百姓,抢劫牲畜财物,边境人民生活艰难,不得安定。长期的征战早已令兵士厌烦,百姓也饱受其苦,况且匈奴民族向来善于骑射,强悍无比,蒙恬将军面临的将是一场苦战。
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兵将的士气?怎样才能打赢骑射精湛的游牧敌兵?蒙恬将军一边苦苦思索,一边率兵赶赴边关。敌兵虽然凶猛,但毕竟是游牧民族,虽擅长野战,却作战分散。
尽管秦朝此时处于百废待兴时期,兵马的数量不及汉朝时那般庞大,可秦军在蒙恬将军的指挥下,兵阵严整,布局有方。《史记》中这样记载:“秦以战车开路,箭矢如蝗,步骑大军随后掩杀,匈奴大溃。”
显然秦军采用的是步骑和战车相结合的进攻方式。这种战术相较于靠勇力猛攻的匈奴骑兵来讲,当然先进一些。
不过,秦军多为步兵,这种兵阵不如匈奴的骑兵灵活机动,当匈奴采取从四方包围袭击的战术时,秦军便会处于劣势,不易反击。这时就体现了武器的重要作用。

秦军使用的主要武器是弩,弩当时是中原人特有的武器。秦军将各式弩箭装载于战车上,瞬时齐发,密集的弩箭如雨般覆盖下来,即使对方骑兵从侧翼袭击,想靠速度取胜,也难以得逞。
不管怎么说,蒙恬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将军。青年时代,他曾长年驻守于北方边境,对匈奴的战法十分了解,加上他本人颇有勇气,敢于直冲,并且富有野战经验,因而此战成为了他人生的巅峰之作。
通过对敌情的侦察与分析,蒙恬迅速制定了作战计划,第一次交战就给了匈奴有力的回击,使其四散溃逃。公元前214年春,蒙恬率军与匈奴在黄河以北进行数战,重创了匈奴主力部队,最终彻底打败匈奴,迫其向北逃窜七百多余里。
他不负众望,一举收归河套等地区,又渡过黄河,将百姓迁至阳山以充实边县。此战后,蒙恬这个名字令匈奴闻风丧胆。贾谊也曾评说此战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正是对蒙恬战功的由衷称赞。
相关文章
- 秦始皇之子胡亥怎么死的 秦二世胡亥简介:为权残杀公子12位公主10位
- 秦二世胡亥墓 秦二世胡亥:暴虐残杀12位公子10位公主
- 秦始皇之子胡亥怎么死的 能残暴虐杀自己三十三个兄弟姐妹的胡亥,却被太监玩死
- 秦始皇女儿嬴阴嫚之墓出土 栎阳公主是谁 栎阳公主是秦始皇的女儿吗
- 秦始皇之子胡亥怎么死的 秦二世胡亥残忍:为权残杀12位公子10位公主
- 假如扶苏当了秦二世 秦二世胡亥与公子扶苏之间的故事
-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 历史上秦二世胡亥的母亲是谁?
- 秦王子婴 秦始皇长子扶苏为何不夺位?竟心甘情愿接受赐死
- 秦国太子扶苏怎么死的 扶苏是怎么死的?他是不是秦始皇指定的继承人?
- 秦始皇之子胡亥怎么死的 孟姜女哭长城真相:竟是后人栽赃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