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杨贵妃和唐玄宗和李白的故事 唐玄宗身边的“奸臣”是怎样造就的?

火烧 2021-04-24 13:13:39 1062
唐玄宗身边的“奸臣”是怎样造就的? 中国人议论功过,常有“忠臣”、“奸臣”之分。但是,再仔细一想,“忠臣”、“奸臣”并不完全是相对应的一组关系,不完全是一个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忠臣之忠,多半是体现在自己

唐玄宗身边的“奸臣”是怎样造就的?  

中国人议论功过,常有“忠臣”、“奸臣”之分。

但是,再仔细一想,“忠臣”、“奸臣”并不完全是相对应的一组关系,不完全是一个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忠臣之忠,多半是体现在自己的道德信念和高尚行为上的,是人性的体现,甚至自我牺牲的结果。而奸臣,其中大量纯属鄙俗无能之辈,即便在很普通的岗位上也不见得能靠个人业绩得到提升。因而奸臣之奸,大多是由“英明君主”一手提拔的结果。从这一点上说,历朝统治者都不可埋怨别人动了他们的“奶酪”。他们本已坐定江山;是自己瞪着眼睛把江山托付给了不该托付的人。

如此教训,历史上最为奇彩炫目、声光震撼的一幕,莫过于“大起大落”的唐玄宗时代。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作为一个早年大有作为,开创了堪称华夏文明巅峰盛世的领导者,到晚年与几个龌龊小人一道(不过不应包括杨贵妃),竟把祖传事业、自家帝国给卷入了“一曲霓裳四海兵”的空前内乱。

事情的起因,说来并无悬念,无非是李隆基事业有成,却年事渐高,加之宠妃(武惠妃)早死,情绪低落。(注1)因此他就想要放松放松(据说是听了某些道教保健专家的劝告)。然而经过李林甫、高力士,后来再加上杨国忠等人的不断“运作”,宫廷里的放松游戏就像花儿朵朵,竞相开放。其规模之奢华,见诸于文人骚客笔下,有“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玉树长飘云外曲,霓裳闲舞月中歌”,“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当时国色并春色,尽在君王顾盼中”,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最不留情的形容,大概还要数李清照的“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满朝文武都被迷魂汤给灌醉了。整个国家,除了“放松”竟什么也不做,久而久之也不会做了。

那几个放松游戏的“运作”高手,其实并没有什么政治企图(论见识,他们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也不是“帝修反”派遣的特务、内奸,其目的(或习惯性的无目的)不过就是“体量领导”和“不给添乱”,别无他求。领导懒于政事,他们就不汇报工作;领导不愿烦恼,他们就声称现在连蝗虫都不伤害庄稼;领导厌倦批评,他们就驱赶忠臣;领导热衷娱乐,他们就安排酒宴。以他们的道德教养、是非判断,根本不懂自己的行为属于“曲道事君”(注2),是蒙蔽和腐蚀帝国的领导力,所造成的结果,与颠覆国家无异。

杨贵妃和唐玄宗和李白的故事 唐玄宗身边的“奸臣”是怎样造就的?

曾在《财富》杂志读到一篇专栏文章,形容将自己在几乎无限溺爱之中的CEO,几乎从成人变为了幼儿。文章还列举了这些企业领导人与受溺爱幼儿的各项共性:

比如他们都被尊为宇宙中心,什么小皇帝、小太阳的;

比如他们说起话来语无伦次,而溺爱者听不听得懂,却毫不介意;

比如他们兴趣变幻无常,而溺爱者则只管一个劲地为他们更换玩具;

比如不管他们情绪怎样波动,溺爱者也都会小心侍奉,哄着,迁就着;

比如别人的一切日程(或公司的一切议程)都必须按照他们的饮食起居来安排,而且他们的灵机一动还要经常把别人本来已经做过调整的日程再打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