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不断被围攻,为何叙利亚百姓宁愿逃亡也不帮政府平定乱局?
叙利亚不断被围攻,为何叙利亚百姓宁愿逃亡也不帮政府平定乱局?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也就是国家的动乱,每个人都应该去帮助国家统一。因此,才有了古代战乱下,百姓踊跃参军帮助政府的情形出现。而在叙利亚,多国围殴,英美法轰炸,战争打了7年,而作为广大百姓的叙利亚人,为何宁愿逃亡,都不愿意帮助叙利亚政府平定叛乱呢?
我们知道叙利亚全国人口不足1900万,而从叙利亚战争开始,反对派,库尔德人,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一哄而上,要推翻叙利亚政府。而且美英法,俄罗斯,土耳其,伊朗等先后参与到战争之中,整个国家打成一锅粥。因此,先后超过1300多万的百姓选择逃亡,很多人在逃亡的路上死去。而且直到现在,仍然不断有百姓逃亡,与其死在国外,也不愿意留下来帮助政府平定叛乱,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政府本来就不满。
叙利亚战争的导火索,本来就是阿萨德父子长达半个世纪的强权统治,使得叙利亚百姓生活困苦,失业率高起,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百姓生活难以为继,这才起来反抗政府。
因此,对于大部分的民众来说,他们是希望迅速推翻巴沙尔,实现理想的民主自由和生活。但是,当反对派,伊斯兰国,库尔德人等起来后,到处抢掠,百姓们这才发现,这些人比政府更坏。于是不想帮政府,也不想加入反对派,所以只能选择逃亡,等战事平息再回来。
第二,教派冲突。
叙利亚统治阶层巴沙尔集团,属于什叶派穆斯林阿拉维派,占比叙利亚人口只有15%,其他大部分是逊尼派穆斯林。因为长期的教派冲突,加上阿萨德对于阿拉维派的偏爱,使得阿拉维派成为长期受益者,而广大的逊尼派对此比较反对。因此,逃亡的百姓大多是逊尼派穆斯林,而阿拉维派则大部分留在国内,帮助阿萨德平定内乱,现在的叙利亚政府军也主要靠这部分人在支撑。
第三,为了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古代俗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乱最苦的还是普通的百姓,面对战乱,面对现代科技的战争武器,一座城市可以瞬间被摧毁,家园迅速被破坏。物资短缺,随时可能被飞来的炸弹炸死,生命财产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

因此,起先是叙利亚的有钱人,他们在战乱开始前就逃亡到海外。而因为战乱,家园被毁,失去亲人的百姓,很多也是为了生计被迫走向流亡,为的也只是保住自己的性命。而现在可喜的结果是,叙利亚的百姓越来越看到战争的本质,西方不可能带来民主,反对派更加的残暴不仁。
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倾向于政府一边,因此,现在逐步有百姓回流,加入阿萨德政府军,帮助平定叛乱的迹象。在他们看来,也是吸取了伊拉克,利比亚战争的教训,与其战乱持续,还不如早点帮助政府统一全国,过上安稳的生活,这对百姓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3xm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