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佛三匝 礼敬佛陀—入门须知(六)

礼敬佛陀—入门须知(六)
回向ldquo;什么是回向?”你可留意到寺院中,早晚课 后大众或个人的回向?你可见过佛教发心善信所印的各种书刊的后面,每一本都有回向偈或词?它的用意,就是要把个人或大众所修的善业功德,指定方向或目标,去做某种你所希望要做的用途的意思。也就是把我们自己已做好的善行功德,希望自他皆成佛界,回向菩提。大乘义章九(卷)说:“言回向者:回自善法,有所去向(目标),故名回向。”往生论下卷说:“回向者,把自己所已行之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第七卷说:“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音闻则远,回向为大利。&rdquo由于回向对自他都有很大的利益,所以一切菩萨之所行,无不悉皆回向众生与菩提。我有一位师父(我皈依过七位师父)开示我说:“自己有功德,不要作有功德想;无论是念佛、持咒、礼忏……等一切善行功德,通通回向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如此,你的功德却更大。这正如你把每天的收入,都施济了穷人,你自己已是一文不名了,这样,还有那一个坏人会来打你的主意呢?但你却拥有了无比的平安,这不是最大的利益么?什么冤债障类,他要的东西你已给他了,他又怎会来找你?六十多年来,我没生过病,这就是证明……&rdquo我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多年来我都如此仿行,希望所有学佛的先进大德们能参酌仿行。由于回向的功德非常之大,在《法华经》化城喻品中,十方梵天赞叹大通智胜佛偈文的后面,易行品弥陀章赞弥陀偈、起信论……等之后面,课诵本早晚课诵后,各种经典完了时,都有回向,古德们和今天诸先行大德们发心所印的书刊之后,更是各人有各人自己不同的回向偈或回向文。回向,也就是发愿,所有大德们的回向文中,以云栖宏大师的回向文最长,也最完善,大德们不妨找来参考参考。所以,你——佛的四众弟子们——无论是念了经、持了咒、拜了忏或持了佛菩萨的圣号,或做了什么慈善好事之后,你都要赶快回向。这比我们在世间积蓄财宝的利息不知要大多少倍呢!真可说是“舍一得万报”,受惠无穷,千万不可疏忽放弃。不过要注意:若仅为个人的福德回向,所得的只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已!必需为十方法界所有众生着想,这样才有超乎人天的更大利益。我的回向词是这样的:ldquo;以上功德,全部回向十方法界六道父母师长一切众生和我若有如空无始以来的冤债障类。吉祥圆满!”这是上午的。下午我就把“十方法界”改为“西方极乐世界。&rdquo以上礼佛部份,告一段落,读者行持时,想当能举一反三也。佛门里的规矩这一篇我们所要谈的问题,可以说是在家修学 佛法的居士们非常重要的,也是一定要知道的。佛门里的许多规矩,所谓规矩,是一种定下的准绳。俗语说:“规矩能成方圆。”那是说任何一件事都有他规定的标准,循着这个规定的标准,那才能塑成一个完美的形体来;如果把规矩放在人格上,那人的人格一定是很完美的,今天我们把规矩的尺度衡量在佛门里来,那么佛弟子就没有违规毁矩的了。大凡各种宗教里,都有他们的规矩,佛教也不例外。所谓佛门里的规矩,是指佛教里无论修学那一宗派共同约守的一个清规,虽然不全是戒律,但那是由戒德所演化出来的。这个规矩,是不同于世俗的,是严肃的,恭谨的,如法的,而达到自律。这里所谈的是一般大家通用的规矩;好比禅宗、律宗、密宗,尚有其个别的规矩。就不在这里赘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