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南北战争中头号女间谍:富家女竟选择北方政权

火烧 2022-01-07 17:24:35 1069
南北战争中头号女间谍:富家女竟选择北方政权 在家乡里士满,人们无法原谅伊丽莎白,视她为「叛徒」女性,从来都是谍战故事中的传奇。今年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50周年,在这场导致60万人丧生的内战中,同样频频

南北战争中头号女间谍:富家女竟选择北方政权  

在家乡里士满,人们无法原谅伊丽莎白,视她为「叛徒」

女性,从来都是谍战故事中的传奇。今年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50周年,在这场导致60万人丧生的内战中,同样频频闪现出娇媚多姿、智勇双全的女间谍的身影。要说她们当中最为出类拔萃者,当数出身于南方上流社会,却向北方效忠的伊丽莎白·范·卢。

主张废奴的富家女

1818年,伊丽莎白出生在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她的父亲是当地一位成功的商人,家财万贯。父亲死后,她与妈妈住在一栋三层别墅内。伊丽莎白早年在北方求学,虽然为自个的南方人身份感到骄傲,却强烈反对奴隶制和南方各蓄奴州脱离联邦。根据美国《史密森尼杂志》的说法,这些思想在她的日记中都有反映。只不过,这本日记完成后就被她埋在自家的庭院中,直到它的主人临终,才得以重见天日。

「她以为弗吉尼亚州的地位独一无二。北方联军为储存和维护合众国,这个州是必争之地,」《南方女人,北方间谍》一书的作者、历史学家伊丽莎白·瓦纶写道,「但形势所迫,至少在表面上,她总要伪装得对南方军队忠心耿耿。」

当富有的邻居们为南军的胜利而欢欣鼓舞、举杯庆祝时,伊丽莎白却在不动声色地暗助北方联军一臂之力。随后的4年间,她在从事祕密工作方面的才华得以充分施展,「以至于被公以为是内战中最成功的间谍。」弗吉尼亚历史协会会员威廉·拉斯姆森如此概括。

南北战争中头号女间谍:富家女竟选择北方政权

化指责与威胁为斗志

1861年7月,第一次马纳萨斯之战打响。彼时,由于没地方容纳涌入里士满的大批北军俘虏,南军便草草将他们安置在一个菸叶仓库内,即臭名昭著的「利比监狱」。该监狱以环境恶劣著称,数以百计的战俘在这里遭受疾病、饥饿与绝望的折磨。

伊丽莎白主动请缨,要求担任利比监狱的护士。然而,这一请求遭到典狱长大卫·托德的拒绝——此人是当时美国第一夫人玛丽·托德同父异母的弟弟。意识到对方来头不小且铁面无私,伊丽莎白脑筋一转,巧妙地绕过这块「硬骨头」,对大卫的上司约翰·温德百般奉承,软磨硬泡。终于,她和妈妈被获准向战俘提供食品、药品和书籍。

身为南方上流人士,伊丽莎白母女的「反常举动」招致激烈的批评。当地知名媒体《里士满问询报》如此报道:「近期,一对母女因对北方战俘的殷勤照料而吸纳了公众的眼球……这两个女人一直以各种名目帮助、慰问这帮入侵我们神圣领土的恶棍!」

随之而来的还有暴力威胁。「胆大妄为者当面用手指着我,对我恶语相向。」伊丽莎白在日记中如是说,「有人威胁让我们滚蛋,有人威胁要将我们的房子付之一炬,更有人威胁要杀死我们。」部分亲近南方的媒体甚至警告称:假如伊丽莎白不停止这些行为,「她终将被像这个国家的敌人一样揭露与对待」。

但这些更坚定了伊丽莎白的斗志与工作热情。她用设有「机关」的奶油糕向狱中的战俘传递情报,凭借隐藏于书籍中的讯息同他们联络。非但如此,她还收买狱卒,设法为战俘提供更多的生活用品,将他们转移至社会上的医院,提供检查和治疗。她甚至好几次为试图越狱者出谋划策,还让他们在自个家中藏身。

「这一时期,女性之所以能作为间谍发挥巨大作用,原因之一是:还没多少人以为如此「非女性化」的活动,妇女亦能参与其中,而且具备足够的体力与精力确保完成任务。」历史学家伊丽莎白·罗纳德解释道,她是《勇敢士兵:内战军中女人》一书的执笔者。

 痛恨反文明的行径

1863年12月,两名曾在伊丽莎白帮助下从利比监狱成功逃脱的北方联军士兵,向联军上将本杰明·巴特勒讲述了伊丽莎白的事蹟。巴特勒知晓后,立即差遣其中一位潜回里士满,要将伊丽莎白吸收进地下情报组织。后者欣然同意,并非常快晋升为巴特勒麾下的间谍网负责人,成为其获得里士满内部情况的主要讯息源。按照指示,她发出的密信往往以隐形墨水书写,对方收到后在纸上涂上牛奶,即可还原出黑色密码。

伊丽莎白发出的第一份密信的落款是1864年1月30日。主要内容是:南军正策划把里士满几座人满为患的监狱中的囚犯,用船转移至佐治亚州的安德森维尔监狱。文中还对巴特勒进攻敌方与营救战俘所需的部队数量给予建议。她同时警告,切勿低估南军实力。巴特勒火速将这一情报上报给时任战争部长埃德温·斯坦顿。斯坦顿下令对南军发动突袭。意想不到的是,北方联军中也有「内鬼」告密,南军对这壹次突袭了如指掌,通过反击取胜。

虽然这壹次作战以失败告终,但此后另一次行动的确完成得十分出色。当年2月14日,100名北方联军军官通过事先挖好的地下隧道越狱——这是美国内战期间最英勇的几次越狱之一,被称为「利比大越狱」。尽管约一半的人最终还是身陷囹圄,但北方人的士气因此重新振作。据说,越狱事件发生前后,伊丽莎白常常前往这座监狱。她曾在日记中写道:「那里的悲惨与恶劣超出了我最大的想象力。空旷的广场上,一张张带着被遗弃,沮丧、绝望神情的面孔,用一双双因饥饿而深陷的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我们。」

3月1日,北方联军再次试图营救被囚于里士满的战俘,仍以失败收场。年仅21岁的尤里克·达格瑞上校领导了这壹次突袭,最终战死沙场。南军为表达对其勇气的敬意,命士兵将达格瑞埋葬。然而几天后,从战死者身上新发现的档案显示,此次行动的真实目的是刺杀南方领导人杰佛逊·戴维斯!怒气冲冲的南军把达格瑞的遗体挖了出来,丢在大街上示众。更悲惨的是,遗体的一些部位已不翼而飞。几小时后,遵照杰佛逊·戴维斯的命令,遗体才被重新祕密掩埋。

这种反文明的「鞭尸」行径,令伊丽莎白深恶痛绝。她发誓要「找到达格瑞的坟墓,让他体面上路」。最终她兑现了这一誓言。

乡亲的敌视令她苦闷终生

到1864年6月,伊丽莎白领衔的间谍网规模已超过12人。其中有男有女,有白人,也有黑人——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伊丽莎白的非裔女仆玛丽·鲍泽。这些情报员在5个联络站间传递情报,不断为北方联军提供重要资讯。北方联军司令尤利塞斯·辛普森·格兰特后来告诉伊丽莎白:「内战期间,就数你送来的敌占区情报最具价值。」

经历了冗长的拉锯战后,格兰特终于在1865年4月攻陷了里士满和匹兹堡。伊丽莎白作为北军「首席卧底」,先后获得格兰特及其他一些高阶军官的表彰,还得到了一笔奖金。然而,从她的真实身份曝光的那一刻起,伊丽莎白昔日的大部分声望和社会地位便一去不复返了——

南方人给她贴上了「间谍」的标签。对此,伊丽莎白颇感无奈和不公。「我不晓得他们为何这么骂我,在公认的国境内为自个的祖国效力……我是如此忠诚,现今却被自个的乡亲冠以「间谍」的称号。我为何甘愿献出生命?这是一种光荣还是正直?天晓得。」

在家乡里士满,非常多人无法原谅伊丽莎白,视其为「叛徒」。对此,她在日记中写道:「因为忠诚,我遭到这个城市里一些心胸狭窄的男人女人的鄙视与苛责……在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生活竟会如此痛苦、孤单,自个好像说著另外一种语言。」

1869年,过去的北军司令格兰特当选美国总统,伊丽莎白的窘境略微好转。她被任命为里士满市邮政局局长,担任这一职位长达8年。然而,当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接任总统时,伊丽莎白再次失业,几乎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70岁高龄时,苦闷的她联络了保罗·里维尔的家人——内战期间,里维尔作为联军军官曾获得过伊丽莎白的帮助。此后,里维尔家族和其他一些波士顿地区的富人定期给予伊丽莎白经济资助,直到1900年9月25日,这位「南北战争头号女间谍」在家中静静地走完自个82年的人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