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东征收复耶路撒冷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教皇英诺森三世攻击了东方基督教“朋友”拜占庭帝国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教皇英诺森三世攻击了东方基督教“朋友”拜占庭帝国
提起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就想起来这应当算是战争史上最有趣的事件了,其实应当攻打耶路撒冷或者埃及的十字军为什么就转而攻击了自个的东方基督教「朋友」拜占庭帝国了呢?
这个故事还要从公元1195年说起,当时的拜占庭帝国皇帝是伊萨克二世,同时他还有个弟弟叫阿莱克修斯。有一天,阿莱克修斯发动政变推翻了自个哥哥的统治,自个加冕为阿莱克修斯三世。这是个前提,我们先说到这里。
时间转到1198年,新的教皇英诺森三世上台,此人以作风强硬著称,刚上台就号召发起新的十字军东征。可此时的欧洲,神圣罗马帝国、法国与英格兰都在忙于应付自个的战争,所以并没有人响应这位教皇的号召。不过还好到了第二年(1199年)事情出现了转机,香槟伯爵蒂博三世举行了比武大会,在这时教皇的使者号召众人加入圣战,在他的煽动下,蒂博三世与自个堂兄路易都先后加入十字军,在他二人的带动下又有非常多贵族加入,后来又有一位重量级任务加入十字军,他就是佛兰德斯伯爵鲍德温(蒂博三世的姐夫),蒂博三世成为了十字军的司令。
这时十字军的领袖们将十字军的目标定为埃及,去埃及不走小亚细亚去,那只能是走海陆了,于是十字军派出六位代表去与威尼斯的总督丹多洛商谈,由此这壹次十字军的末后操盘手终于出现了。
恩里克·丹多罗,86岁当选第41任威尼斯共和国总督,到了此时已94岁高龄了,虽然看着年级过老,但是实则精明无比。
1201年,一群来自西欧国家的使节团造访威尼斯总督府,向威尼斯共和国下达了一笔惊人的订单。
鉴于第二次与第三次十字军的悲惨下场,这一次十字军骑士们很清楚非得靠海运与海上补给不可,而比萨和热那亚此时正热衷于赚取东方贸易,此外也缺乏在短时间之内整合大规模船团的组织力,于是骑士们转而向威尼斯人求助。
精明的威尼斯人经过一番计算后,毫不客气地提出了跟十字军兵力同样惊人的报价。
桨帆战舰五十艘、桨帆货船七十艘、帆船两百四十艘、平底登陆船一百二十艘、三万名水手与陆战队,还有三万加四万一共七万人、五千匹马的粮草,一年份的费用是85000枚银马克(相当于英法两国三年的财政收入)。
教皇与骑士团的使者对于这种天文数字目瞪口呆,当时哪怕把整个西欧全部像拧抹布扭干,也凑不出八万五千马克的现金可以支付,事实上当时远征军的「全部预算」一共只有五万马克。
虽然尝试杀价,但威尼斯反过来解释他们已把价码压得非常低了,可能只有热内亚船的运费行情三分之二左右,假如不是一次运四万人的需求,他们根本不会考虑要接下这种交易。最后谈判的结果是,对于威尼斯的酬劳拆成四批分期付款,前两次分别是一万五千马克,后两次是两万七千五百马克,至于其他临时开支消费,可由威尼斯银行临时贷款。
究竟为什么丹多罗总督愿意接下这笔订单,还动员了几乎与西欧十字军人数相等的庞大兵力、舰队,参与看似劳民伤财、无利可图的圣地远征呢?
原因本来非常简单,因为丹多罗总督早已打定主意要彻底地诓骗这群四肢发达的骑士,来对拜占庭帝国和热内亚人复仇———不,是从他们手中夺回威尼斯的利益。
但是蒂博三世却在此时去世了,博尼法乔侯爵被推举为十字军总司令,但是他并没有直接去威尼斯,而是先去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菲利普的宴会,这时,他就碰上了在前面我们说到的在拜占庭帝国被废的伊萨克二世的儿子阿莱克修斯(对,和他叔叔一样),他现今在自个姐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菲利普)避难。
参加完宴会,博尼法乔侯爵就动身去了威尼斯,可是去了后发现原来的五万大军没了踪影,只有寥寥一万人左右,自然钱款也凑不齐了。
博尼法乔侯爵试着向威尼斯人解释,十字军为什么只来了一万兵力,以及他们手里的军费因为被退出的诸侯带回去了;所以希望威尼斯人能够给他们打折再宽限个几天,把八万五千马克分四期支付,降到五万马克分十期支付。
丹多罗总督对此诡辩的答复,很简单明白:「没有钱,不开船。」
十字军骑士们陷入绝境,哪怕他们自杀或卖身为奴都凑不到威尼斯人要求他们支付的船费,但假如就因为船费不够而在威尼斯解散十字军打道回府,那么第四次十字军岂不就成了有史以来最窝囊、最丢脸的乌龙十字军了吗?
他们虽然非常想怪罪威尼斯人死要钱,但是当初答应付这笔钱的是十字军,凑不出兵力无法履行合约的也是十字军,合约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楚明白:八万五千马克、四万大军。
更何况众所周知,威尼斯人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顺口溜:「先做威尼斯人,再做基督徒。」因为是十字军圣战所以想要打折?那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更不大概!
对此,丹多罗总督提出了新的解套方案:威尼斯人多的是钱,不过就是人口太少非常缺兵,不是那么在乎十字军赊点小帐;所以十字军将士们倘如果手里没钱,不妨用身体来偿还。也就是说,威尼斯人要求十字军攻打达尔马提亚的萨拉市———那是匈牙利国王艾米利克的领土。对方也是基督徒。
威尼斯希望夺取萨拉的理由也非常简单,这座都市仗着匈牙利王撑腰,截断了威尼斯所属的南北达尔马提亚,而且还不时袭扰威尼斯商船,如果能借刀杀人除此心头大患,实在为一快事。
虽然十字军将士们议论纷纷,而且对于朝同是基督徒同胞的匈牙利人动手颇感顾虑,但这是唯一一个可以偿还骑士们揹负天文数字债务的现成方法。
于是一万名十字军将兵便搭上了威尼斯人的贼船,这支包括一万十字军与一万威尼斯水手、拥有两百艘桨帆船与一百余艘登陆用舟艇、以及一百五十门各式攻城武器的舰队,在威尼斯总督丹多罗与十字军统帅博尼法乔侯爵带领下,于1202年10月8日出港开往萨拉城,他们在该年11月初抵达了萨拉海岸。
萨拉战役进行的十分顺利,简直像是对以后的君士坦丁堡的沦陷的预演,不过在罗马的教皇英诺森三世在接到匈牙利国王的控诉后简直要气炸了,直接下令要讲威尼斯人和十字军一起逐出教门。
威尼斯人倒是无所谓,不过一觉起来发现自个全成了异端罪人的骑士们,可就陷入了恐慌不安之中,于是只得赶快派使者搭船前往罗马,向教皇解释他们袭击萨拉乃是情非得已,教皇这才有些不甘地撤消了对于十字军将士的破门令。
这么吵吵闹闹一折腾,当使者带着教皇撤消破门令的佳音抵达萨拉时,已是1202年的12月中旬。虽然十字军将士们希望赶快前往圣地耶路撒冷,不然至少去埃及跟阿拉伯人一决死战也好,但是丹多罗总督对他们摇摇头,只说冬季海象不稳,时机未到,在此休养几星期未尝不是好事。
———本来所谓海象不稳全部都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当时威尼斯总统丹多罗、十字军统帅博尼法乔侯爵、神圣罗马皇帝士菲利普,正在与在宫庭斗争中落败、希望寻求外援帮助的拜占庭流亡王子阿莱克修斯商讨一个新的战略布局:攻打君士坦丁堡。
阿莱克修斯答应,一但事成,他夺回东罗马帝位之后愿意赞助十字军一万名士兵,和价值相当于二十万马克的军费,并接受罗马教皇领导。
这笔钱足以让信仰最坚定的基督徒也泯灭良心。博尼法乔侯爵委婉地向英诺森三世教皇解释成:「此乃东西基督教会合并的最佳时机」,而诓骗到了教皇的点头承诺;而威尼斯总统丹多罗非常爽快地表示他们一旦拿到了自个的八万五千马克,绝不多赚,剩下来的全部给十字军拿去,他们只要拿回1171年威尼斯租界收回纷争以前,威尼斯共和国在君士坦丁堡所拥有的一切权益。
对此,日后的丹多罗这么为自个辩护:「良知是被动一方才会说的话,握有主导权的一方是不会在乎良知的。」
在政治谈判与战略规划进行的期间,威尼斯舰队以萨拉为据点,继续前往达尔马提亚、伊斯特里亚等友好地区,调集粮草军械兵丁,入坞修补损坏船只,补充伤亡水手,准备来年发动君士坦丁堡攻略战。
1203年春季,在神圣罗马帝国、教庭、十字军高层、威尼斯共和国、拜占庭流亡政府等高层势力磋商协调完毕之后,大人物们签署了有关瓜分拜占庭利益的祕约。孟菲拉特侯爵向十字军将士宣布:「我们不去圣地,改去君士坦丁堡!」
十字军立刻陷入了骚动,有不少人拒绝再被威尼斯人牵着鼻子到处蹉跎浪费时间,也有骑士表示纵然是东正教也还算是耶稣信徒,实在无法下手,更有非常多人听说传闻中的三重城壁而感到恐惧不已;但是当丹多罗总统轻松地表示「要走要回去或是自行前往圣地的,我把船送给你们,你们自个开曾经!「」之后,反倒没人敢吭声了。
有几百名血气方刚的骑士真的展开行动,牵着威尼斯人的平底登陆船,希望能够划到耶路撒冷去,但是没几天就沉没在海上,尸体与盔甲的碎片被亚德里亚海冲上萨拉的海岸。
于是威尼斯人的方案,成了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案,大多数的骑士们再度搭上威尼斯贼船,于1203年四月六日启程航向君士坦丁堡。

经过十字军的攻击,君士坦丁堡被攻陷。阿莱克修斯登基为阿莱克修斯四世,与自个父亲成为共治皇帝,到了要还债的日子了,父子二人搜刮民脂民膏来还债引起了贵族与平民的不满,1204年1月,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女婿阿莱克修斯(对,也叫这个)由前朝贵族领导的叛乱发生,阿莱克修斯四世父子被杀,他登基为阿莱克修斯五世,阿莱克修斯五世自然对这些「吸血鬼」没有好脸色,他要求十字军赶快滚出拜占庭帝国,拒不偿还阿莱克修斯四世欠下的债务。十字军自然对这个欠钱不还的皇帝没有好脸色,商议后对君士坦丁堡进行了第二次攻击。到了1204年的4月中旬,君士坦丁堡再次陷落,接着被十字军洗劫一空。三天后,博尼法乔侯爵宣布禁止一切掠夺,上缴一切战利品,私藏者将处刑示众。丹多罗总统也赞成统一分配战利品的提案,于是指定圣索菲亚大教堂为占领军司令部和战利品清点中心,展开收缴统计作业,但是居然连圣索菲亚大教堂这般庞大的建物都无法容纳十字军在三日屠戮之中劫掠而来的全部宝物,各种金银宝石、丝绸皮草、艺术品与雕刻塑像堆积如山,甚至多到得摆到教堂外的大广场上。
经过一个月耗日费时的清算,威尼斯会计提出报告,战利品的总值大约将近五十万枚银马克左右。这笔钱绝对是足以让所有脑筋正常的人类都丧失理智的无法置信数字,为避免十字军内部为财物分配问题分崩离析,丹多罗总统主动提出有利于骑士们的分赃方案:十字军支付威尼斯人尚未清偿的运输费与粮草费五万马克,和两年来作战的军费与贷款利息一共三万五千马克;除此之外的四十万马克全部交给十字军处理,博尼法乔侯爵当然是毫无异议地点头接受了这笔钜款,至于圣地耶路撒冷还是萨拉逊异教徒的老巢埃及,这时候根本没有人会有心情去管那种支微末节的小事了。
不过威尼斯人在战役中可是出了比西欧骑士更多的兵力,也砸下了更庞大的资金参与战事,岂有这么简单放过财富的机会,所谓战利品二八分帐方案不过是作顺水人情的权宜之计,丹多罗总统趁骑士们财迷心窍之际,迅速提出了建立拉丁帝国的方案,并召开会议选举皇帝。
虽然有人希望拱丹多罗总督出来竞选皇帝,但老丹多罗很清楚拉丁帝国的皇位实乃天主教势力于东方的代理傀儡,是个既危险又麻烦的位置;但却也不可以让十字军的统帅博尼法乔侯爵当选皇帝,因为博尼法乔侯爵的采邑位于亚平宁地区,与热那亚的金钱往来关系匪浅,而且侯爵还娶了匈牙利公主为妻,难保他成为帝国皇帝之后,不会受热内亚与匈牙利煽动,夺回达尔马提亚,与威尼斯翻脸不认帐。
只有法兰德斯伯爵包德温,因为是连续两次成为第一批攻上君士坦丁堡城楼的名将,他的武勇与声望在十字军中是仅次于博尼法乔侯爵的第二号人物,他的领国远在阿尔卑斯山外,势力也不强,也欠缺个人的派系与朋党,因此由他来担任皇帝的话,那对谁也不会构成威胁。
于是在精通政治的威尼斯人算计下,1204年五月九日,丹多罗总督密令所有威尼斯共和国派出的选举人,集中投票给包德温,同时拿出钜额金钱贿赂十字军阵营参与投票的众家贵族,暗中买桩结合过半数票源,让包德温以压倒性的多数票当选拉丁帝国皇帝,此即包德温一世。
而信仰最不虔诚的威尼斯人,则悄悄出任了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丹多罗则在其他十字军骑士愉快地在安纳托利亚与希腊各地占山为王,接受册封成为公爵、侯爵这类头衔非常炫的封建诸侯时,与包德温一世在1204年十月一日签署了条约,取得克里特、塞普勒斯、伯罗奔尼萨半岛、内格罗庞特、科尔夫港、莱夫卡斯、扎金索斯、凯夫利尼亚岛、伊萨基岛等诸岛作为领土,并收回君士坦丁堡威尼斯租界的主权。
包德温一世原本也想册封丹多罗为一个什么公爵之类的头衔,但是丹多罗意识到这当中含有「威尼斯的主权将从属于拉丁帝国皇帝」的上下关系风险,因此加以婉拒,坚持要求以「东罗马帝国八分之三的主权人」自居,保持对等的合作关系。
至此,威尼斯共和国成功地按照国际局势走向对自个最有利的方向,在第四次十字军战争当中赢得了不可思议的全面胜利。
受热内亚竞争者煽动的拜占庭皇室已被推翻,其他商业竞争者短时间之内无法再与威尼斯匹敌,威尼斯将可以重执东方贸易之牛耳。而拉丁帝国的皇帝短时间之内沉迷于眼前钜富,可能一时之间也不会理解威尼斯人要求一堆贫瘠小岛和海滨渔村领土的用意何在,等到他们发觉威尼斯的用意是建设海军基地与贸易港口,以海上舰队取得东地中海全域的商业垄断之后,再捶胸顿足地后悔也来不及了。
而一手规划了这些谋略,引导威尼斯走上海洋霸主之道的最重要人物,毫无疑问地就是共和国总督,恩里克.丹多罗。不过他没能活着回到故国体验市民对他的欢呼,因为操劳于外交折冲和政治谈判,丹多罗于1205年六月21日去世,享年九十八岁,死后下葬于圣索菲亚大教堂。
后来,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于土耳其人手中之后,威尼斯派遣大使前往与胜利者,也就是年轻有为的土耳其苏丹穆罕德二世交涉,以取回丹多罗总统的遗骨,来作为恢复邦交契机的敲门砖。
大出威尼斯使节意料之外,穆罕德二世对于移灵请求爽朗地点头同意,并且赠送威尼斯使节非常多武器、勋章、盔甲,并说自个相当崇拜丹多罗,就是因为研读了当时丹多罗指导十字军攻打君士坦丁堡的历史,才会使用将舰队翻越培拉,来到金角湾内攻破君士坦丁堡的战略。由于这种英雄惜英雄的情怀,丹多罗的遗骨才得以回到威尼斯安葬。
丹多罗被以为是威尼斯共和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总督,他的深谋远虑(奸诈狡猾)为威尼斯奠下了百年繁荣根基,而且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几乎成为了威尼斯人心目中的神话人物。因此,丹多罗的死对于威尼斯人而言是极大的震撼。
因为丹多罗总统眼盲加重听,因此在其总统任内,是由儿子拉尼尔.丹多罗担任副总督来协助处理政事和就近照料。威尼斯人理所当然地想起了拉尼尔,1205年时的他不仅是正值四十英年,而且不论经商、作战、政务等方面都有丰富经验和杰出手腕,所以威尼斯民众热烈地拥戴他,希望拉尼尔干脆建立一个丹多罗王朝的声浪也不在少数。
然而,拉尼尔却以「共和国不曾出过父死子继的总督」为由婉拒了市民的呼声,推举友人皮耶特罗·齐亚尼参选总统,自个则带着商船队离开威尼斯,前往爱琴海经营合资公司,经营致富。后来在威尼斯与热内亚的战争中,拉尼尔受命于当地征召商船组织舰队,在克里特岛壮烈战死。拉尼尔的女儿安娜.丹多罗继承了父祖丰厚的遗产,带着这笔嫁妆与塞尔维亚国王结婚,成为了当地的王族。
塞尔维亚王后安娜·丹多罗。曾有传说指出塞尔维亚王原本对于娶一区区商人之女颇感犹豫,直到安娜拿出了价值可能是塞尔维亚十五年岁入的天文数字嫁妆之后,塞尔维亚才举国欢腾地迎娶安娜为王后。之后,塞尔维亚成为维持威尼斯在巴尔干地区势力的重要助力,为对抗匈牙利王国在这一带的扩张起到非常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