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清科举制 清朝科举制度简介清朝的科举制度是怎样发展的

火烧 2021-10-31 09:14:24 1074
清朝科举制度简介清朝的科举制度是怎样发展的 康熙年间,广东顺德有个百岁老人黄章,竟在曾孙的搀扶下,千里迢迢到京师会考,科考中舞弊成风,贿买、夹带、顶名、冒籍、枪替、传递等等诸种作弊手段五花八门。雍正十

清朝科举制度简介清朝的科举制度是怎样发展的  

康熙年间,广东顺德有个百岁老人黄章,竟在曾孙的搀扶下,千里迢迢到京师会考,科考中舞弊成风,贿买、夹带、顶名、冒籍、枪替、传递等等诸种作弊手段五花八门。

雍正十一年,河南学政俞鸿图担任主考官,一次就卖了47个秀才,赚得12000多两的银子,而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在光绪十九年为儿子考举人密定关节,最终败露而遭牢狱之苦。

近代西方船坚炮利和现代科学的严厉冲击下,科举制终于走入了死胡同,1898年戊戌变法,发奋图强的维新派宣布废除八股考试,但不久变法失败后,科举又得以苟延残喘。

1901年,为缓和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慈禧宣布实施新政停止八股。

1905年9月2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两江总督周馥和湖南巡抚端方等高官,联名上奏朝廷,提出“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

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当天,清政府以光绪皇的名义颁下谕旨,宣布:“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正式终结。

客观评论,科举制度在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体系,正是这种考试竞争体系延伸出来的官僚选拔制度,将封闭的等级社会转变成为一种流动的等级社会――“考试选举社会”,把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推向顶峰,超过当时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

明清科举制 清朝科举制度简介清朝的科举制度是怎样发展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