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清皇后 孝静成皇后提出一个过份要求,却至死都未能如愿
孝静成皇后提出一个过份要求,却至死都未能如愿
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妃嫔,咸丰帝的养母,恭亲王奕的生母。

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十三岁的博尔济吉特氏参加宫廷选秀,被道光帝看中,赐封号为静贵人。
次年,十四岁的静贵人生下皇次子奕钢。此时的道光帝已是不惑之年,道光帝子女甚少,对道光帝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静贵妃也因此母凭子贵,被升为静嫔。
但好景不长,四个月之后,奕钢就夭折了。道光帝出于对儿子的重视,又念及静嫔丧子之痛,又封她为静妃。
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静妃生下皇三子奕继,但奕继仅活了二十多天也折了。接连两个孩子夭折,跟静妃年纪太小不适合生育有很大关系。后来又生下皇六女和硕公主和皇六子恭亲王奕。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道光帝第三位皇后钮钴禄氏(孝全皇后)突然离世,道光帝非常伤心,之后便没再立后。一年后,才将静妃封为静皇贵妃。道光帝对静妃的情分远不及其他妃嫔,孝全皇后死后她始终是妾室身份。道光帝虽然很喜欢奕,但始终没再提升她的地位。
孝全皇后死后,留下幼子奕(咸丰),道光便把奕交给静妃抚养。奕与奕两人年纪相仿,两人同在上书房读书,十分友爱,犹如同胞兄弟。
之后,兄弟两人慢慢长大,奕文武双全,聪明过人,后来还支持洋务运动,和西方人接触,有鬼子六之称。奕忠厚老实,秉承中庸之道。道光帝认为奕是较好的接班人,但道光帝一直痛惜孝全皇后的离去,又想立奕为接班人。后来,道光帝在遗诏中写明,皇四子奕为皇太子,皇六子奕为亲王。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道光帝驾崩,奕即位,为咸丰帝。静妃因抚养咸丰多年,咸丰为报答养育之恩,对她十分尊敬,尊她为康慈皇贵太妃,并迁居到寿康宫。
康慈太妃见咸丰当了皇帝,没有封她为太后,她心里颇为不爽。她以皇贵妃的身份掌管后宫多年,却始终没能得到正室名份,便提出一过份要求,要咸丰封她为太后。
但咸丰认为生母是先帝嫡妻,出身高贵,都未曾享受过皇太后的尊荣。康慈太妃既非先帝皇后,也非自己生母,出身也不及先帝其她两位皇后,仅凭养母身份就封为太后,未免有些迁强。咸丰一直没给康慈太妃太后之位,但给了她太后待遇。
有一天,奕向母亲请安回去后,康慈太妃刚睡下,咸丰也来请安。咸丰见太妃已睡,便没让太监通告。太妃醒来后见床前坐着一人,以为是奕,便说:你怎么还在这里,我能为你做的都做了。皇帝性情不定,不要让他生疑。咸丰听后,知道她误会了,便叫了声:额娘。此后,母子间便有了猜疑,对奕的猜忌更重。
咸丰五年(1855年),康慈太妃病重。咸丰到寿康宫去看望太妃,遇到刚从寿康宫出来的奕。咸丰便问他:太妃的病情怎么样了?奕说:额娘快不行了!还提着最后一口气等皇上你封她为太后,就死而瞑目了。咸丰仁孝,心知太妃所想,心中颇为酸楚,随口应了声:哦,哦!(此处的哦是感叹词,而非真的答应)。
奕却以为咸丰答应了此事,跑到军机处传皇上口谕,令礼部准备册封太后事宜。咸丰知道后,见事情已然到了这般田地,无法拒绝,只好封太妃为康慈皇太后。咸丰对此事非常不满,虽未取消太后封号,葬礼却没有按太后规格办理,在谥号上也没有道光帝的成字,以此表示康慈太妃和皇后嫡庶的区别,开创了清朝历史上皇后不系皇帝谥号的特例。
由于咸丰没有按太后规格办葬礼,奕非常生气,和咸丰据理力争,大声诉责咸丰:皇上您忘了养育之恩吗?咸丰却说:该做的我都做了,无可非议!随后,咸丰罢了奕的军机大臣,让他退回到上书房。
从此咸丰跟奕的关系,跟其他同父异母的兄弟没什么差别了。后来,咸丰帝临终时也未把奕列入顾命大臣,以辅佐同治帝。
同治继位后,恭亲王奕当国,改康慈皇太后为孝静成皇后,实现了母亲的梦想。(原文来自北漂叔叔的头条号)
相关文章
- 孝静帝 孝静成皇后简介 她是怎么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孝静帝 揭秘孝静成皇后:道光为何至死也不肯立静妃为后?
- 咸丰怎么死的咸丰皇帝 揭秘:咸丰皇帝为何不愿意封孝静成皇后为太后?
- 孝康敬皇后 孝慎成皇后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她到底有多节俭
- 孝康敬皇后 孝慎成皇后,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孝慎成皇后?
- 儿子和女儿孝顺的比例 孝慎成皇后是怎么死的?女儿七岁就夭折,自己也因为过度节俭而病逝
- 女儿夭折 哭 孝慎成皇后:女儿七岁就夭折,因过度节俭而病逝
- 孝清皇后 孝静成皇后简介 孝静成皇后怎么死的 孝静成皇后与道光 孝静成皇后生了几个孩子-
- 孝和皇太后 孝慎成皇后简介及详细资料
- 孝清皇后 道光帝与孝慎成皇后长女端悯固伦公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