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难民儿童 收容世界难民一个多世纪的火车站
收容世界难民一个多世纪的火车站
最近几周,来自叙利亚和其他战乱国家的难民涌入德国,在欧洲各地艰难跋涉,寻找安全和避难所。仅今年一年,估计就有4万人将前往德国最大城市柏林。许多人从慕尼黑乘火车抵达柏林东站奥斯特巴霍夫,开始新的生活;这是五个为到柏林的长途旅客提供服务的车站之一。
建于1842年,今天的车站就像一个机场航站楼;它的玻璃立面和现代天窗传达出开放和透明。这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在那里很难找到过去的痕迹。普通的环境——曾经是东柏林的街道——掩盖了车站作为欧洲东西方十字路口的非凡生活。除了一些单调的建筑物、无产阶级过去的遗迹外,没有迹象表明这个车站能讲多少故事。
难民危机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欧洲最大的人口流动。但这个曾经被称为“东方之门”的车站,对于大规模移民来说并不陌生。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历史学博士生费利兹塔斯朔布(Felizitas Schaub)解释说:“来自沙皇俄国的犹太移民来到这里。波兰人穿过车站,在西部寻找季节性工作,然后又在回家的路上。这就是柏林人称之为“波兰站”或“天主教站”的原因。1905年至1914年间,约70万犹太人逃离俄罗斯、罗马尼亚和波兰的大屠杀和贫困,来到德国,在前往柏林的火车上占绝大多数。上个月,柏林的历史学家戈茨·阿利提醒读者,该站的“移民大厅”是一个很大的房间,志愿者为难民提供服务,许多难民在前往美国的途中,提供茶、建议,甚至临时住房。这个大厅是德国犹太援助协会(German Jewish Aid Society)的工作,这个救济组织1901年在柏林成立,是为了应对早先的难民危机。几十年后,
犹太人将再次集体沿着通往东部的铁轨出站,但这次是相反的方向,前往东欧的贫民区,以及布拉格附近的特蕾西恩斯塔德等集中营,并直接前往奥斯威辛集中营。从1941年到1943年,估计有8万柏林犹太人在柏林的三个火车站被围捕并驱逐出境。所有往东行驶的火车都经过今天的奥斯特巴霍夫,奥斯特巴霍夫的铁轨通向波兰,一直开到符拉迪沃斯托克,1936年,
的新兵到达车站。(由德国联邦政府提供,柏林)车站于1842年落成,作为法兰克福铁路的终点站,连接普鲁士王国的两个城市:奥德河畔的法兰克福、东部的一个小型贸易中心和一个羽翼未丰的柏林。在没有一个拥有中央监管机构的国家的情况下,柏林是一张杂乱无章的地图上的一个点,地图上的铁路规模小且相互重叠,经常易手易名。1846年,这个车站被称为尼德施莱希什-马尔基舍尔-巴恩霍夫(Niederschlessisch-Märkischer Bahnhof)或“下西里西亚马尔基什车站”(Lower Silesian Markish station),这是一口表示该线路向更远的东方延伸的信号,延伸至今天波兰的Wrocław市。直到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形成,火车铁轨像纠结的杂草一样遍布整个地区。但随着柏林成为统一德国的首都,这座城市成为网络中最大的一个点,这是整个地区航线辐射的中心。到19世纪70年代末,火车每年运送大约1000万人进出这个城市。德国不断增长的工业的通勤者、难民、士兵、制成品和煤炭从繁忙的车站流了过来。

1881年,法兰克福巴哈霍夫(Frankfurter Bahnhof)经过一次大规模的翻新,成为了施莱西舍巴哈霍夫(Schlesischer Bahnhof)或“西里西亚车站”(Silesian station),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个名字来源于它与东方的联系,与现在波兰的西里西亚地区的联系。这是黑鬼伟大的铁路时代。每个欧洲首都都有一个中央车站,像伦敦、巴黎和柏林这样的大城市也有几个。到1902年,西里西亚火车站的交通流量超过了首都的任何一个车站,它改变了城市的面貌。Schaub说:“成长中的车站改变了这个地区。它以许多夜总会、廉价旅馆和女招待酒吧而闻名。更大的交通流量使西里西亚站成为往返东欧和俄罗斯的旅客的聚会场所,同时也为当地人提供了一个享受该地区娱乐的场所,他们希望体验遥远地方的风景和声音。
Karl Schloegel,Viadrina大学的历史学家,把这个车站看作是柏林20世纪的一个隐喻: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或者说是欧洲东西方的交汇点,在那里,俄罗斯革命的穷人、拥挤的群众和流亡者重新塑造了这个城市。他将自己的德国首都历史命名为:柏林:欧洲的奥斯特巴赫霍夫,
铁路在柏林人的想象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到1920年,在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变革中,这座大都市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城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卡尔·恩斯特·奥斯特豪斯写道:“火车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短暂。”。位于柏林东端的西里西亚车站是该市难民和过客的集散地,很快就成了一个城市黑社会、罪犯和妓女的速记,这些人是“夜间在街上游荡的可怜的、饱经风霜的、放荡的生物。”
是一本旅游指南,1913年出版,警告游客避开车站附近的“灰色、黑暗的房子海洋”,那里充斥着“潜水酒吧、罪犯、黑手党”。在20世纪20年代柏林著名的生活编年史作家约瑟夫·罗斯和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故事中,车站作为一个角色出现,体现了现代的异化。在火车站,个人不再是个人,而是在百货商店购物、观看为庞大人群设计的表演和眼镜、参加吸引了数千人的政治集会的大众。德国犹太哲学家本杰明(Walter Benjamin)回忆起他在柏林童年时的火车站,他认为这些火车站象征着技术和进步的伟大和可疑。
1947年在西里西亚火车站受损的防空洞(柏林联邦政府提供),本杰明最害怕的事情已经实现。纳粹德国武装部队国防军部队从西里西亚站出发,于1939年前往波兰,两年后前往苏联。该站在柏林战役中被盟军的炸弹严重破坏,被红军攻占。只有车站和地下室的外墙幸存下来。在苏联的控制下,德国工人使火车站再次投入运行,斯大林在1945年夏天乘火车抵达波茨坦,会见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丘吉尔。1950年,一个新的东德国家,坚定地站在共产主义阵营中,重建了这个车站,并将其更名为奥斯特巴恩霍夫。复兴的车站,一座混凝土的巨石,现在代表着一个痴迷于工业和社会主义集体的政权。党的正式仪式和游行围绕着车站进行,青年组织聚集在那里,唱着革命歌曲,挥舞着红旗。柏林墙是世界分裂的最终象征,它与东柏林的中央车站奥斯特巴霍夫(Ostbahnhof)相对。1987年至1998年期间,在另一次修复建筑物和修缮其长距离铁轨期间,官员们将车站更名为Hauptbahnhof。柏林奥斯特巴霍夫的复兴发生在统一的德国。
火车站能成为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吗?今天乘坐火车前往德国的难民,再次将火车站置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在柏林的Ostbahnhof和其他城市,提供援助的救援团体正在延续一种传统,这种传统始于恩图里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