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宝岛眼镜贵吗 甲午之战:第十章 义军起,宝岛风云_三、新竹争夺战
甲午之战:第十章 义军起,宝岛风云_三、新竹争夺战 gt 台北失陷后,唐景崧、林朝栋、杨汝翼、丘逢甲等相继内渡逃跑,激起了广大爱国军民的愤慨。 gt gt 这时,台北陷落,台中空虚,台南势孤,

甲午之战:第十章 义军起,宝岛风云_三、新竹争夺战
> 台北失陷后,唐景崧、林朝栋、杨汝翼、丘逢甲等相继内渡逃跑,激起了广大爱国军民的愤慨。>> 这时,台北陷落,台中空虚,台南势孤,台南地方绅士决议推举刘永福为“民主国总统”以坚持局面。刘永福坚辞不受,仍以“帮办防务”的名义指挥台南军事部署。刘永福发布文告,筹备粮饷,训练兵勇,准备与日军周旋到底。富有反抗侵略和爱国精神的台湾人民,决心同日本侵略者开展武装斗争。>> 刘永福是赫赫战将,在中法战争中战功卓著,战后任南澳镇总兵。甲午战争爆发,清廷令刘永福率黑旗军,协守台湾。唐景崧等内渡,刘永福受民命于危难之中,在花甲之年,挑起领导台湾抗日的重担。>> 当时,受刘永福领导的台湾抗日队伍,大体上由三部分人组成:以吴汤兴、徐骧等为首的台湾人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民团;黑旗军;台湾知府组织起来的新楚军和爱国士绅募集的乡勇。>> 刘永福根据当时形势,做如下部署:令知州刘成良(刘永福之子)及提督陈罗、游击李英、都司柯壬贵等分别率部防守旗后(今高雄市)大坪山炮台及四草湖、白沙墩、安平等台南海口;令副将袁锡中率部驻防自南后山卑南各处;令参将吴世添率部巡守台南府城;令各部勇营及各路义军布防各地。>> 日军占领台北以后,于6月13日兵分两路向新竹方向进犯。西路沿铁道南下,经桃园,攻湖口,拟由此直通新竹。东路则顺着淡水河上游南犯,然后从东面迂回,与西路军夹攻新竹城。>> 新竹县城濒临凤山溪下游,是台湾北部西岸的一个重镇,也是台北进入台中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竹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比较有利于据守。>> 6月上旬,刘永福即令新楚军分统杨紫云会同吴汤兴、姜绍祖、徐骧等义军驻守。中旬,日军主力近卫团来犯,诸军分路于大湖口、龙潭陂等地据险狙击,激战6天,打退日军多次进攻。>> 在另一带山区,山海镇胡嘉猷率所部义军有力地阻击东路之敌。当日军窜来时,胡嘉猷率众人进入竹林,登上一个旧炮台,居高临下,瞄准射击。日军依仗人多,聚而环攻,胡嘉猷率数十人拼死据守。徐骧的民团和大溪、三角涌一带的武装群众闻讯赶来参战,围住了敌人。一时杀声震天,击毙日军60多名,其余残敌逃跑。>> 1895年6月19日,日军步兵第二联队,在坂井重季大位率领下,从台北到达中坜。6月21日,日军向义军前哨据点大湖口进犯。吴汤兴所部义军,自湖口镇出发,迎击西路之敌。>> 日军依靠武器上的优势,疯狂射击,但盲目地连发排炮,命中率很低。吴汤兴所部义军士兵大都为善猎的山区居民,行动矫健敏捷,精于枪法,他们弹无虚发,打死了不少日兵,日军狼狈而逃。>> 两天后日军侵犯杨梅镇,吴汤兴、徐骧等部义军由大湖口分路阻击,在杨梅镇同日军发生激战。陈起亮率民团和义军赶来助战,三路夹击日军。义军怀着国恨家仇,英勇作战,歼敌多人。日军仗着兵多、武器精良,疯狂进攻,在中午11时许逼近大湖口。义军凭借着大湖口兵营围墙的掩护,与日军鏖战数小时。围墙被日军猛烈炮火摧毁,义军被迫后撤。日军攻占大湖口。>> 6月22日,日军从大湖口进犯新竹。9点,日军占领新竹县城东侧的高地。在炮火掩护下,日军分两路进攻,一路攻打新竹新营,一路攻打新竹车站。>> 守军苦守一阵之后,因粮械不济,被迫退到城外。日军工兵架木梯越墙而上,经过一场巷战,日军占领县城,疯狂屠杀城内百姓,但并不能吓倒抗日军民,只能激起人民的仇恨和反抗。>> 新竹为台中门户,战略地位重要,新竹如失守,台中必危急。抗日义军为保卫台中,便积极筹划反攻。>> 24日上午,敌骑兵一队在新竹北面遭到义军攻击,被歼多人,残敌狼狈逃回新竹城。>> 25日凌晨,吴汤兴率义军400余人反攻新竹,在城郊与日军展开激战,攻至西关,姜绍祖也率部赶来参战。激战到下午,日军不支,龟缩到新竹城内,不敢出战。>> 7月1日,敌调步兵、炮兵、工兵联合来攻。胡嘉猷率部坚守在一座坚固的大房子内,沉着应战,从上午9时一直打到下午4时。义军英勇抗击数倍于己之敌,岿然不动,敌人伤亡不断增加,只得撤退。>> 徐骧率义军阻击南犯日军,三次打败敌人,迫使其退回新竹。>> 7月9日夜,抗日义军集结万余人,分四路再次反攻新竹城:由傅德星攻东门,管带陈澄波攻西门,吴汤兴率主力攻南门,姜绍祖、徐骧从侧后进攻。陈澄波遇伏军败退。吴汤兴率义军占领城东十八尖山,炮轰城内日军。日军派出步兵、炮兵各两个中队反扑。义军诱敌深入,分兵夹击,大败日军。徐骧率民团从背后攻击日军,两支队伍互相配合,奋战不屈,与敌人展开肉搏,义军战死20多人,反攻新竹没有成功。>> 7月18日,姜绍祖率义军200多人,绕过十八尖山,再攻新竹东门。正拟守城,不防日军大队人马骤至,将义军包围,姜绍祖的部队被分为两截。姜绍祖率领一部分战士,退入十八尖山脚下叫做枕头山的小山坡竹林中。他们望见十八尖山头战斗正酣,就登上一所房子的屋顶,向山腰之敌猛烈射击。日军发现背后受敌,就调兵来攻,于是枕头山又展开了一场血战。姜绍祖部人数过少,坚持到傍晚,弹尽粮绝,或死或伤,或被俘遇害。姜绍祖知必死无疑,乃服鸦片烟膏就义。>> 这次反攻新竹战役,由于兵力不足、武器远不如敌人,也由于各路义军配合不够紧密,未能收复新竹城,但歼敌不少,鼓舞了群众斗志。>> 例如7月12日,大溪镇一带的抗日武装,侦察到有一队日军开往三峡庄,在敌行进途中打了个伏击战,歼敌200多名。13日,义军袭击从台北开出的运输敌军粮一列火车,毙伤押车的敌兵多名,缴获了大批军粮。14日,一队义军在淡水河的莺歌渡口伏击敌运粮船队,杀伤敌人30多名,缴获了敌船18艘及所载军粮。15日,由板桥前往三峡的一队骑兵20多名,遭义军武装的夹道伏击,全数就歼。这类游击活动,牵制了日军兵力,打击了敌人后方的统治,配合了抗日义军的正面作战。>> 台湾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勇敢顽强精神,敌人也不得不承认。当时日军中有人这样写道:“不论何时,只要我军一被打败,附近村民就立刻变成我们的敌人。每一个人,甚至年轻的妇女,都拿起武器来,一面呼喊着,一面投入战斗。我们的对手非常勇敢,丝毫也不怕死。他们隐藏在村舍里,当一所房子被炮火摧毁,他们就镇静地转移到另一所房子里去,等一有机会,就会马上发动进攻。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村民是以顽强和勇猛著称的。”>> 在新竹争夺战中,大小20余仗,歼灭了敌人大批有生力量,把侵略者拖在那里长达50多天。日本政府看到近卫师团伤亡很大,南下战事进展缓慢,又派陆军中将乃木率领第二师团赴台增援。>> 日军在南下新竹的同时,又派兵舰侵入台湾西南海面。日舰两艘攻击安平口,企图由此登陆,往北推进,与南下之敌配合,以攻占全台。驻安平炮台的黑旗军发炮还击,击退了敌舰。敌舰登陆安平的企图一时未能得逞,其进攻仍限于北面一线。>> 当日军进攻新竹时,刘永福派李惟义率兵北上驰援。>> 当新竹、台中相继陷落后,南下的日军又在苗栗、嘉义等地遭到顽强阻击。>> 日军深知刘永福黑旗军善战,日本人曾在6月25日通过英国人致信刘永福,声称清廷已将台湾割让于日本人,并命令官员内渡,况且台湾全岛大部分已被日军占领,说他以孤立无援之军来固守台南一隅,实无益处。只要放弃抵抗,一定保证其安全回到大陆。刘永福在回信中对此坚决予以拒绝。日军见劝降不行,加之最初在台登陆的近卫师团兵员损耗很大,急从国内增派大量部队支援近卫师团的南进。>> 在台湾北部地区,当时敌人只占领了少数城市,而广大的山区农村,仍有抗日武装在活动。敌人为此不断地进行所谓的“扫荡”。义军在反扫荡中也屡创敌军,突出的如平镇之战。6月28日,日军一部从桃园进犯平镇,胡嘉猷、黄盛娘等部义军在中途邀击,打退了敌人。 很赞哦!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