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地邻国 为何智力和体力都不及邻国的罗马人能征服亚非欧
为何智力和体力都不及邻国的罗马人能征服亚非欧
为何智力和体力都不及邻国的罗马人能征服亚非欧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成语,也即一个常识。但是所谓常识,往往是貌似人人知晓实则人人一知半解的知识。比如这个成语,实话说,我使用了三十余年,直到读了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I: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信出版社),才从知其然进步到知其所以然。那些由古罗马通往周边城邦和民族的道路,原来最初是用于军事侵略和土地扩张的运兵道,是暴力时代的见证。当然,野蛮与文明往往可以互换。现在,世人就普遍认为,那些道路象征着文明的进程。
《罗马人的故事I》叙说的,当然远不止这个。它是古罗马前传,是这一帝国最初500年可称为幼年期历史的重现。对于作者而言,它则是一个英雄梦。盐野七生26岁远离故土日本,随后终生定居罗马,据说起因是深憾日本是一个没有英雄的可悲可怜的国度。她以罗马为精神上的故乡以及安身之地,在那里勤奋耕耘数十年,只为重新梳理和再现帝国的兴衰史。以异乡人的身份,她用15册皇皇巨著,奠定了她在罗马历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在本册的开篇,盐野七生提出一个重要命题:罗马人,其智力不及希腊人,其体力不及凯尔特(高卢)人和日耳曼人,其技术不及伊特鲁里亚人,其经济不及迦太基人,有这么多“不如人”的罗马人,何以能在公元一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这一命题贯穿她的整个系列。在首册,她吸纳并超越古往今来诸多关于古罗马的研究文献对此一命题的论断,郑重托出其核心观点:之所以超越这些民族,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罗马人开放的性格。具体说来,主要在于宗教信仰上的宽容,政治体系上的开明以及同化其他民族。观古今成败,数罗马前世今朝,应当说,盐野七生的见解深刻而卓越。
前面说过,盐野七生有深浓的英雄情结。她对罗马正式历史的重述,也正是从英雄开始的。由罗马建国之王罗穆路斯,到努马、托里斯·奥斯蒂吕斯,一直到王政时代最后一位(第七代)国王“傲慢者塔克文”,盐野七生以简约精准之笔,追忆和评价了他们的功过得失。
但很显然,《罗马人的故事》系列不是一部英雄的历史,盐野七生是克制的,她对王政时代之后共和时代的罗马的讲述,重点放在贵族与平民的较量之中,放在元老院、执政官、平民大会这三足鼎立而又相生相克的执政体系三元素的此消彼长里。这使她笔下的罗马史,有了更为宽广的胸襟和视野,有了平民化叙事的色彩。另外,人类史事实上就是一部血腥的杀伐史,与天地斗,与鸟兽斗,与同类斗,盐野七生对罗马人开疆拓土的武力征服史的描写,印证了这一观点。
日本人的文风一向柔弱,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I》则兼具婉约与阳刚之美。一个日本女子,一生以罗马史研究为志趣,并且以一年一本书的速度,将2000余年罗马史呈现出来,这本身就是值得人崇敬的。
相关文章
- 波兰附近的国家有哪些 波兰非常可怜,为何其邻国还非常痛恨波兰?
- 中国陆地邻国 此国沙漠变绿洲,成超级强国,邻国绿洲变沙漠,至今穷困潦倒
- 中国陆地邻国 小国被邻国逼得活不下去,无奈找到中国,现在靠中国“养”着
- 里海有出海口吗? 此国独立时没有出海口,邻国送了20公里海岸线,但几乎派不上用场
- 中国陆地邻国 邻国一个岛屿,只有2000人居住,却离我国最近,所以想加入中国
- 美国华人回国 华人混得最差的邻国,40万华人纷纷回国,现在只剩2万人
- 女人后悔嫌弃前夫离婚 此地90年前嫌弃祖国,加入邻国,现在后悔了,要重新跟祖国合并
- 中国陆地邻国 这个邻国非常穷困,但是原因却怪在了我国头上
- 中国陆地邻国 大明灭亡后,一支残军逃到邻国,至今说汉语学三字经
- 中国陆地邻国 中国一个邻国,几乎全部国民都有中华血统,中国为何没将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