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利玛窦 汤若望 清朝时期顺治为什么会重用外籍大臣汤若望?

火烧 2021-08-29 15:40:30 1076
清朝时期顺治为什么会重用外籍大臣汤若望? 汤若望,字道未(出典于《孟子》的望道而未见之),生于1592年(壬辰年)5月1日——1666年8月15日逝世,德国人,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天主教耶稣会修士

清朝时期顺治为什么会重用外籍大臣汤若望?  

汤若望,字道未(出典于《孟子》的望道而未见之),生于1592年(壬辰年)5月1日——1666年8月15日逝世,德国人,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学者。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逝世后安葬于北京利马窦墓左侧,康熙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一级正品)。在科隆有他的故居,塑有雕像。

利玛窦 汤若望 清朝时期顺治为什么会重用外籍大臣汤若望?

汤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以虔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出众的才能,奠定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继承了利马窦通过科学传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历法修订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有贡献,中国今天的农历是汤若望在明朝前沿用的农历基础上加以修改而成的现代农历。他还着有《主制群徵》、《主教缘起》等宗教着述。他以孜孜不倦的努力,在西学东渐之中成就了一番不可磨灭的成绩。

对于清政府来说,老汤背景特别复杂,首先他是个异教徒,清廷对基督教并不感冒,态度上敬而远之。其次,他有严重的历史问题。1630(崇祯三年),由礼部尚书徐光启疏荐,回京供职于钦天监,译着历书,推步天文,制作仪器。1634(崇祯七年),协助徐光启、李天经编成《崇祯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又受明廷之命以西法督造战炮,并口述有关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由焦勖整理成《火攻挈要》二卷和《火攻秘要》一卷,为当时介绍西洋火枪技术的权威着作。1636(崇祯九年),汤奉旨设厂铸炮,两年中铸造大炮20门。这第二点问题严重,曾经事敌,并且铸大炮20门,打谁呢?当然是要用来打清人的。

然而,当汤若望踏着明朝废墟走进清朝大殿的时候,他却受到了非凡的礼遇,顺治帝居然放下九五之尊,称他为老师,甚至称他为玛法满语祖父之意,并且授他二品高官,并请他参政议政,甚至可以批评教育自己,逝世后追赠一品。这难道还厉害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