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赤壁之战 郭嘉不死 曹操能否避免赤壁之败

火烧 2021-10-21 22:13:31 1063
郭嘉不死 曹操能否避免赤壁之败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在赤壁、乌林被周瑜水军打的惨败,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战后,曹操带领残部撤回北方,在总结这次作战时感叹道:“郭奉孝

郭嘉不死 曹操能否避免赤壁之败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在赤壁、乌林被周瑜水军打的惨败,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战后,曹操带领残部撤回北方,在总结这次作战时感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见《三国志郭嘉传》)

那么,郭嘉是个怎样的人?难道郭嘉在世,就真的能使曹操避免赤壁之败吗?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深入了解郭嘉其人其事,来认识郭嘉对曹操在军事上的巨大帮助。

郭嘉(公元170―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今河南禹州)。是曹操早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高级军事谋士,为曹操奠定统一中国北方的大业,可以说是功勋卓著!

郭嘉年轻时,就才智过人,具有远大的抱负。当看到东汉末年天下即将大乱,遂韬光养晦,秘密地结交天下英雄才俊,而不与一般的俗人交往,因此很多人并不知道郭嘉的才能。

郭嘉21岁的时候,在朋友田丰等人的鼓动下,投奔到袁绍帐下。袁绍当时被称为“天下英雄”。他对郭嘉等人极为敬重,厚礼待之。但数十日一过,郭嘉便看出袁绍不懂得用人之道,非成大事之人。于是,郭嘉毅然离袁而去。郭嘉是在袁绍最风光的时候离开他的,这非但要有极大的勇气,更要有超常的眼光。就这样,郭嘉一直赋闲了6年。

公元196年,此时,郭嘉一生最关键的时刻来到了。曹操这时已经迎来了汉朝天子,而此前的主要军事谋主荀已经担任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不能跟随曹操出征作战。而荀为曹操推荐的新谋士戏志才也在不久前死去,因此同为颍川人士的荀又向曹操推荐了郭嘉。

曹操和郭嘉的第一次见面,亲自十里相迎将郭嘉接入自己的营帐,共论天下大事。这次会面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后来的“隆中对”。郭嘉比曹操小15岁,但对曹操的宏国伟志似乎了如指掌。当曹操就天下形势给向郭嘉问计时,郭嘉一语道破要害,趁议曹操乘袁绍攻击公孙瓒之时先消灭吕布。这样不仅能使曹军扩大实力,又可以避免以后曹袁决战时吕布从侧翼威胁曹军。曹操又询问郭嘉,作为谋士,最关键的素质是什么?郭嘉说战争和下棋一样,没有一场战争是事先部署好的,熟读兵法只是入门,军师的优劣在于临场应变。郭嘉明晰透彻的分析,让曹操一下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曹操听完感叹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真吾主也。”并在一年后的建安三年,任命郭嘉为司空军祭酒。此时,荀推荐的另一人,其弟弟荀攸担任的是军师一职,而郭嘉的司空军祭酒是个什么职务呢?

赤壁之战 郭嘉不死 曹操能否避免赤壁之败

司空军祭酒,实际上是“司空军师祭酒”,由于《三国志》是晋朝编著,为了避讳司马师的名字,而把“司空军师祭酒”中的“师”字省略了。何谓“祭酒”?本是首席之意,古代宴会时,会推举年高有德之人先举酒以祭地,故名“祭酒”。而此时曹操为汉司空。所以,郭嘉担任的“司空军师祭酒”,其实就是曹操的谋士之长,按现代的官职,大致就是参谋长。郭嘉做为一个新来不久之人,一下子就坐到了参谋长的位置,由此可见,曹操对郭嘉的军事才能是非常看重的。

此后,曹操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多次采纳郭嘉的合理化建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些相信大家已经很了解了,这里就不再罗嗦啦。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一下为什么曹操会认为如果郭嘉在,自己就不会有赤壁的惨败呢?这个问题要从四方面说。

一、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主要原因

我们在分析赤壁之战曹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时,大致是有以下两个:

1、疾疫对曹军士兵战斗力的严重影响

有史书为证:

――《三国志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三国志郭嘉传》:后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三国志吴主传》: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三国志先主传》: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三国志周瑜传》: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由以上参加赤壁之战的主要人员的传记中,我们可以发现,曹军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疾疫。因此,如果曹军能够避开疾疫或在发生疾疫后果断撤退,就能够消除这个失败的原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