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厉害吗 揭秘:曾国藩四次放弃做皇帝的真正原因

揭秘:曾国藩四次放弃做皇帝的真正原因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md有曰:“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表达出对这位已故乡人的推崇之情。
人物生平
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6岁时入塾读书,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
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
相关文章
- 曾国藩后代 韦孝宽有几个儿子?韦孝宽的后代子孙介绍
- 曾国藩后代 顾雍的儿子是谁?顾雍的子孙后代有哪些?
- 曾国藩为什么没死 清朝名相曾国藩的死因 是患“脑出血”去世的吗?
- 曾国藩后代 晚晴重臣曾國藩到底有多厲害,為何被後世尊稱為「半個聖人」?
- 副将和总兵 老头为证明自己是总兵后代,亮出家传腰牌,专家:这是国宝该上交
- 曾国藩简介 清朝名相曾国藩的死因 是患「脑出血」去世的吗?
- 斛律光女儿 韦孝宽简介 韦孝宽怎么死的 韦孝宽斛律光 韦孝宽的后代子孙
- 做皇帝的小说 清朝史上咸丰皇帝感慨:做皇帝连想勤俭都不容易
- 刘弗陵之后谁继位 刘弗陵是什么样的人?做皇帝是我这一生最痛苦的一件事
- 回到大秦做皇帝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了做皇帝杀了六兄弟,连自己亲生的都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