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曾国藩后代 晚晴重臣曾國藩到底有多厲害,為何被後世尊稱為「半個聖人」?
晚晴重臣曾國藩到底有多厲害,為何被後世尊稱為「半個聖人」? 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數不清的人才,其中能被稱為聖人的更是一等一的人物。比如儒學創始人孔子被稱為文聖;戰國時期的孟子被稱為亞聖,與孔子並稱為孔孟

晚晴重臣曾國藩到底有多厲害,為何被後世尊稱為「半個聖人」?
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數不清的人才,其中能被稱為聖人的更是一等一的人物。比如儒學創始人孔子被稱為文聖;戰國時期的孟子被稱為亞聖,與孔子並稱為孔孟;東漢後期的關羽被稱為武聖;唐代的杜甫被稱為詩聖等等,他們每一個都是無限的存在,而晚清名臣曾國藩,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卻被稱為「半個聖人」,這是為何?歷史上對曾國藩的爭議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方面,他是一個有著堅定信念的人,即便吃了無數的敗仗,被逼入絕境,也從未妥協,依然專註每一件事,屢敗屢戰,是真正睜眼看世界並積極實踐的第一人。而且對清朝很忠心,對清朝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建造中國第一艘輪船、第一所兵工學堂等等。儘管當時清政府已經腐朽不堪了,但他仍然為其盡心儘力。另一方面,他是一個殺伐果斷的人,尤其在平叛剿匪的時候殺人如麻,人送外號「曾剃頭」,特別是湘軍從九江到南京的時候,幾乎是一路屠殺,連底層的貧苦百姓都沒放過,可見其狠辣程度。
1811年,曾國藩在湖南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出生,雖然世代以務農為生,卻生活寬裕,所以他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父親曾麟書的全部希望。而曾國藩自然也很努力,五年時間就從秀才考到了進士,又經過十年七遷,連躍十級,深受道光皇帝的寵愛,可謂是平步青雲。
轉眼到了咸豐皇帝,此時的曾國藩已經快四十歲了,而天下也不再穩定。在咸豐繼位的第一年,洪秀全就點燃了起義的火把,而且這把火越燒越旺,幾乎席捲了大半個中國,打得清軍是事無可擋,差點就推翻了。
面對如此勢如破竹的太平軍,雖然清政府有著大量的八旗軍,但是這支腐朽的武裝根本不堪一擊,於是就誕生了曾國藩組建的湘軍。這支按照戚繼光「戚家軍」訓練方式朝夕訓練的軍隊,號稱「湘勇」,在咸豐四年開始傾巢出動鎮壓太平軍。
由於這支軍隊此前並沒有實戰經驗,以至於剛開始屢戰屢敗,曾國藩也因此自殺過、被革職過,然而他並沒有放棄,重整各軍繼續奮起剿殺,再加上此時的太平軍內部矛盾激增開始分崩離析,而湘軍則是日漸趨於成熟,最終湘軍得以勝利。
同治三年(1864年),湘軍攻破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一路燒殺搶掠,對無辜百姓也不放過,簡直就像一個殺人如麻的大魔頭,一時間南京城哀鴻遍野,血流成河,這個「曾剃頭」讓南京城陷入了暗夜。同時,曾國藩的仕途也迎來了鼎盛。
而後曾國藩又北上剿滅捻軍,主辦洋務,成立「江南製造總局」,志在富國強兵。此時的他已然是清政府的頂樑柱,還特此回北京拜見了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
然而,由於曾國藩滿腦子都是儒家的正統思想,在「天津教案」這件事情上,他進退兩難,採取有意退避的做法引起了軒然大波,不但賠償白銀近五十萬兩,還殺害群眾20人,流放地方官員和民眾25人。就像別人打了你一巴掌,你不但要受懲罰還要賠償,換做任何人也咽不下這口氣,所以最終結果就是曾國藩被罵賣國賊,名譽掃地,被辭去直隸總督職後不到兩年,便鬱鬱而終了。
曾國藩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說德才兼備,雖然他算不上聖賢之人,卻擔得起「半聖」這個名號。天津教案這件事其實並不能都怪曾國藩,按照當時的處境,為了阻止形勢惡化他也只能選擇這樣做,如果換成別人,也不一定比他做得好,你們覺得呢?
很赞哦!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