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杨秀清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中洪秀全和杨秀清的扮演的角色

火烧 2021-09-13 23:18:06 1035
天京事变中洪秀全和杨秀清的扮演的角色 洪秀全天京事变洪秀全是太平天国时期的皇帝,但是他表面上是皇帝,实质是没有任何权利的,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也可以说是空有其名。那么在太平天国中真正有权利的是谁,这

天京事变中洪秀全和杨秀清的扮演的角色  

洪秀全天京事变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时期的皇帝,但是他表面上是皇帝,实质是没有任何权利的,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也可以说是空有其名。那么在太平天国中真正有权利的是谁,这场天京事变是怎么引起的,洪秀全与天京事变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杨秀清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中洪秀全和杨秀清的扮演的角色

天京事变洪秀全

在1851年,天王洪秀全在“永安建制”的时候,命令其他四王都归为到东王杨秀清节制。自从南王和西王相继逝世后,权利就更加集中在东王的身上。到了天平天国前期,实权的军事不再天王洪秀全的手上,而是在东王杨秀清手中,杨秀清认为自己的权力比天王大,于是多次假托“天父凡下”传令,常常逼迫洪秀全封他为皇帝,让洪秀全也要听命与他。洪秀全听出了杨秀清企图篡位之意,于是就下令诛杀杨秀清。天京事变也拉开了序幕。

当韦昌辉接到洪秀全的指令后,杀了杨秀清以及他的家人。之后韦昌辉有企图想要杀了石达开,于是天王洪秀全和将领知道了韦昌辉的企图,同时石达开也要求洪秀全严惩韦昌辉。在1856年11月初,韦昌辉被杀。11月底,石达开回到天京,洪秀全任命他掌管政务,但是洪秀全又对他心存疑忌,于是就加封自己兄弟为王,并且处处牵制石达开。

所以说,洪秀全是揭开天京事变的直接人物,是他导致了这场事变的发生。天京事变的变乱使天平军元气大伤,同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成为了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天京事变杨秀清

天京事变杨秀清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杨秀清在里面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现在就来看看天京事变中的杨秀清吧。

杨秀清石像

天京事变是发生在1856年的一场在太平天国领导人之间的一场公开性的内讧和分裂。在定都天京之后,各级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激化,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都各自结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了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就这样天京事变拉开了序幕。

洪秀全在表面上明明是皇帝,但他是没有实权的,也可以说是空有其名。而真正的权力都是掌握在杨秀清手中的,东王杨秀清掌握着大部分的实权,手握兵权是一个真正的权王,虽然他的称号是东王,但实际的权力远远不止这一些,所以常常以天父之名让洪秀全封他为皇帝。洪秀全听出了杨秀清有篡位之意,并且身边的人告密,说杨秀清想要篡位,于是洪秀全就下令要诛杀杨秀清,命令韦昌辉和石达开等人回京。

韦昌辉接到命令后,率领3000精兵,包围了东王府,诛杀了杨秀清以及他所有的家人,在天京城内制造了一场大屠杀。对于东王杨秀清和他的家人来说,这是一场在劫难逃的灭顶之灾。于是这位太平天国的杰出领袖,就这样卒不及防的死去了。直到天京事变结束后,天王撤销了对杨秀清企图篡位的罪名,同时也将杨秀清的死忌定为了“东王升天日”。

天京事变时的石达开

石达开在1851年,太平天国在永安建制的时候,他被晋封为“翼王五千岁”,在1857年时候,石达开被封为“左将军翼王”,天京事变中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石达开是天平天国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那么在天京事变的石达开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石达开雕像

天京事变是一场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性内讧。在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之间的间隙日生,石达开、杨秀清、韦昌辉等都各自结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洪秀全在知道杨秀清企图篡位之意之后,就秘密命令石达开和韦昌辉回京对付杨秀清。当韦昌辉屠杀了杨秀清全家老小之后,石达开回到天京就极力的反对,要求洪秀全惩办韦昌辉。这让韦昌辉又有了杀石达开的疑心,于是就杀死了石达开留在天京的所有家人,而石达开逃到了安庆,在安庆召集了4万人的军队。想要对韦昌辉讨伐,后来天王洪秀全和朝内的将士也知道了韦昌辉的企图,就下令捕捉韦昌辉。韦昌辉在11月初被杀,洪秀全将他的首级被函送安徽石达开营中验收。

在韦昌辉被杀之后,11月底石达开又回到了天京,洪秀全任命他掌管政务。因为对他心存疑忌,于是处处牵制石达开的权力。在1857年,石达开率领部队出走,1863年5月陷入了清军的包围,全部被剿灭。

天京事变标志

天京事变是一场太平天国领导人之间的一场直接的分裂,这场事变是的性质是一场太平天国的内讧和分裂。那么天京事变标志是什么呢?

天京事变图

天京事变被视为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那么这场事变又是怎么引起的呢?在1851年,天王洪秀全在“永安建制”的时候,命令了其他四个王归东王杨秀清节制。自从南王冯云山以及西王萧朝贵先后战死之后,权力就更加集中在了东王一个人身上。在太平天国的前期,实权由军事来掌握,天王地位虽然在各王之上,但是实质也是一个虚军,实际权力还是在正军师东王杨秀清的手上,再加上东王多次假托“天父下凡”的传令,命令天王也要听从东王的命令。

在定都天京之后,东王与其他几个王的关系显得日趋紧张。北王曾经因为下属犯错而被东王下令杖打,北王的亲戚也因为东王的亲戚发生了财产争执而激怒了东王,东王就说将他五马分尸。即使是天王也多次被假装“天父下凡”的东王杖打。这一切都是因为东王杨秀清的权力大,众人往往是敢怒不敢言。因此其他几位天王无法忍受,就几人各自结成了自己的集团实力,诛杀了杨秀清。就这样才有了天京事变。也是因为天京事变的变乱使太平军元气大伤,丧事了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最后使太平天国日趋衰落。

天京事变的影响

天京事变是1856年,天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的一次公开性的分裂。在定都天京之后,天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之间产生了间隙,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各自结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天京事变使天平军元气大伤,同时丧失了乘胜歼灭了敌人的有利时机,也是天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那么天京事变的影响是什么呢?

天京事变图

在天京事变后,天平天国内的人心开始涣散,军事形势也出现了逆转,清军陆续战胜了各种战事,太平天国的控制范围也越来越缩小,即使后来太平军攻下江浙一带,它的形式也是一直处于下风。在天京事变中,北王韦昌辉去世后,翼王石达开开始执政,而天王洪秀全开始重用其他兄弟来牵制石达开,激发石达开在1857年时带领军队出走,更加令太平天国雪山加霜。

除此之外,太平天国初期的政制,在天京事变以及翼王出走后已经名存实亡。后期的太平天国,天王虽然掌握实权,但是当时的政府已经较为混乱,这导致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在天京事变中,北王韦昌辉、东王杨秀清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也出走败亡。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了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但是天京事变并没有损伤太平天国的实力,这主要表现在军事力量上。而精神和思想方面的损失才是最严重的。

天京事变是内讧吗

天京事变是发生在1856年,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的所发生的一次公开性的分裂,这场事变也成为了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重要性转折点。那么这场事变是一次怎么样性质的运动呢?天京事变是内讧吗?

天京事变图

天京事变的性质就是一场内讧和分裂。在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之间日益产生了间隙,存在了矛盾,于是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等人各自结成了自己的集团势力,进行了争权夺利的斗争。

东王的杨秀清掌握着大部分的军政实权,并且杨秀清的行事骄傲专横,也引起了石达开、韦昌辉、洪秀全等人的不满,加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在1856年,八九月之间江南大营被击垮之后,杨秀清更是逼迫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封他为万岁。洪秀全便秘密命令韦昌辉和石达开回到部队对付杨秀清。

韦昌辉接到命令后就立即率领兵队回到了天京,并包围了东王府,诛杀杨秀清以及他的家属,在天京制造了一场大屠杀,实行恐怖统治,并且也杀死了石达开的全家老小,而石达开逃往了安庆。韦昌辉的屠杀和暴力行为激起了天京将士的愤怒,要求全惩韦昌辉,于是洪秀全在11月初将韦昌辉和他的心腹处死。11月底,石达开回京,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务。就这样由内讧而起的天京事变告一段落。天京变乱使太平军的元气大伤,同时也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因此使国力日益衰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