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守岁的由来 蒙恬墓的由来

火烧 2022-11-20 03:56:51 1083
蒙恬墓的由来 蒙恬墓的由来  蒙恬,祖籍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投靠秦昭王,官至上卿,先后多次为将,率军攻打诸侯国:伐韩,夺取成皋、荥阳两地,设置三川郡;攻打赵国,占领赵国37座城池;第二次讨伐韩国

蒙恬墓的由来  

蒙恬墓的由来

  蒙恬,祖籍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投靠秦昭王,官至上卿,先后多次为将,率军攻打诸侯国:伐韩,夺取成皋、荥阳两地,设置三川郡;攻打赵国,占领赵国37座城池;第二次讨伐韩国,夺取韩国13座城池;攻魏,夺取魏国20座城池。蒙骜常年为秦国征战四方,攻城略地,战功显赫。蒙骜之子蒙武,曾做过秦始皇的裨将,随同大将王翦伐楚,大败楚军,杀死楚将项燕。之后,蒙武又讨伐楚国,俘虏了楚国国王。蒙恬的祖父、父亲都屡立战功,深受秦始皇的信任。

  蒙恬少时从师学习狱法,作过狱官,负责文书一类工作。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因蒙氏家族世代为秦将,富有战功,蒙恬被任命为秦将。蒙恬率军攻齐,大败齐军,拜官为内史。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后,国内战事减少,可以全力对付北方匈奴。于是秦始皇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占领了河套地区以南大面积的领土,设置了四十四个县,迁徙内地居民屯垦戍边。同时,为了防止匈奴的入侵,蒙恬又把北方原来由秦、赵、燕等国各自修建的长城连结起来,并根据地形的起伏变化,因险设固,添造了部分城墙和要塞。这样,一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万里的长城修筑起来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万里长城”。之后,蒙恬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占据阳山,逐步开发北部疆土。

  蒙恬率军驻扎在上郡(今陕西省绥德县),威震匈奴。蒙恬之弟蒙毅任上卿,随侍秦始皇左右。蒙氏一家盛极一时。蒙恬率军队在外,蒙毅运筹帷幄于内,当时的文武大臣没有人敢与之争高下。

  扶苏,秦始皇的大儿子,贤能温厚,体恤民情。当秦始皇大开杀戒,“焚书坑儒”之时,扶苏挺身而出,劝谏他的父亲说:“天下刚刚平定不久,远方的百姓黔首还很混乱。儒生们都是效法孔圣人的,现在要把他们处以极刑,恐怕人心不服,天下益发不安,请父皇仔细想想吧!”

  秦始皇一听,怒气顿生,喝斥道:“反动儒生们一贯标榜私学,复古乱今,蚕食天下,你怎么不过问过问,偏要为他们来求情呢?”于是,秦始皇罚扶苏离开咸阳,到上郡去作蒙恬的监军。扶苏到了上郡蒙恬军中,与蒙恬共谋军机,往来友善,关系密切,交情甚厚。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东巡途中,因旅途劳顿,突发中暑,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平乡县东北)。在临死之前,他嘱咐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掌管皇帝车马的官)兼行符玺令(保管皇帝玉玺、分发诏书的官)赵高说:“快写信给扶苏,叫他立刻动身回咸阳。万一我好不了,叫他主办丧事。”诏书写好之后,还没有发出去,秦始皇就晏驾了。

  秦始皇的死讯只有李斯、公子胡亥(秦始皇的小儿子)和赵高等几个人知道。李斯等密不发丧,外面连众大臣也不知道。本来蒙恬的弟弟蒙毅也陪同秦始皇一道出巡的,随侍在秦始皇身边,恰巧在秦始皇病重时,蒙毅受命祷祀山川,暂时离开了秦始皇。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颗深埋在秦王朝内部的“定时炸弹”,却恶性发作起来,那就是混在秦始皇身边、潜伏在秦王朝心脏的赵高。

  赵高原来是赵国贵族的后代,为了报赵国被秦国灭亡的仇恨,他阉割了自身,混入秦宫,当了一名宦官。由于他善于伪装,常以假象出现,投机钻营,投秦王所好,逐步骗取了秦始皇的信任,于是青云直上,除所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外,还兼任了公子胡亥的老师,取得了胡亥的好感。由于赵高的弟弟赵成私自处死两个家奴事发,事情牵扯到赵高。赵高为了保住弟弟赵成的活命,私自放走了赵成。这件事被人告发,秦始皇下令逮捕了赵高,并让蒙毅审理赵高一案。蒙毅按律审理,赵高当斩。由于胡亥向秦始皇哭诉求情,秦始皇养痈遗患,最终没有处死赵高,反而很快又官复原职,为秦帝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也使赵高和蒙恬兄弟结下了深仇大恨。

守岁的由来 蒙恬墓的由来

  秦始皇一死,赵高头顶的“泰山”搬掉了。他觉得改朝换代、“兴灭国、继绝世”、为赵国复仇的时机已经成熟,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大显一番身手了。于是便怀着仇恨心理,展开了疯狂的反攻倒算。

  首先,他利用秦始皇的玉玺和诏书在手的机会,挑唆年幼的公子胡亥说:“皇上丧前没有给各王子发诏,而只赐书给长子扶苏。如果扶苏袭了帝位,你连尺寸封地都没有,怎么办呢?”

  胡亥说:“父皇在世的时候,就取消了“分封”制,先生提它是什么意思呢?”

  “不!”赵高说:“我的意思是要告诉你,目前正是抓权的机会。权柄在手,你就可以号令天下,失去机会,你就会为人臣下,受制于人。回想一下昔日商汤杀桀,不为不义;武王伐纣,不为不仁;卫君弑父,实行德治,连孔夫子也拍手称赞。你今天如果能先于扶苏,代父即位,实行“仁政”,恢复“礼治”,那谁还不说你好啊!”

  胡亥果然被赵高说动了心,向他探问夺权的办法。

  赵高说:“这个事不把李斯拉过来,还办不成,我替你去说服他。”

  于是,赵高找到李斯,说:“陛下死前赐给长子扶苏的玺书,还没有发出,现都在胡亥手中,这事谁都不知道,定太子全在丞相和我一句话,你说该怎么办?”

  李斯奇怪地问:“既然陛下赐书长子,咱们作臣子的只有谨遵遗命,为什么又要议论这个事呢?”

  赵高碰了钉子,贼心不死,眼珠“骨碌”一转,又想出一条“毒计”。他装出关心李斯安危的神情,说道:“君候冷静地考虑一下吧,你的能力是不是比得上蒙恬?功劳是不是比得上蒙恬?深谋远虑是不是比得上蒙恬?不结怨恨于天下是不是比得上蒙恬?取得长子扶苏的信赖是不是比得上蒙恬?”

  李斯说:“你说的这五个方面,我都比不上蒙恬。可是你说这些是何用意呢?”

  赵高孤注一掷地说:“用意很明了,如果扶苏继位,一定要用蒙恬为相,请问君候,那时你将置身何地?自我受诏教习胡亥以来,深知他“德”、“才”兼备,秦诸公子没有谁能比得上他的。因此,为使君候不失重任,我想正好趁此机会立胡亥为太子,让胡亥继位,望君候三思!”

  李斯坚决地说:“我原是上蔡一个平民百姓,多亏皇上信任,才青云直上,直至擢升丞相,进爵通候,子孙都是高官厚禄。陛下临终,又以安危存亡之言叮嘱于我,我怎能背叛?请你再不要说了,免得我得罪了你!”

  赵高一听,不禁打个寒颤,只好使出最后一招,对李斯进行威胁恐吓说:“你能随我的意愿,不但能保住爵位,而且不失代代封侯;如若执迷不悟,灾祸马上降临,不但自身难保,还要累及子孙,何去何从,请君候再仔细思量一下吧!”

  赵高这一恐吓,果然见了效。李斯这个人,虽然曾经是秦始皇的得力助手,但他有着浓厚的自私心理,关键时刻背叛了秦始皇,最终导致了他自己的毁灭被杀,也导致了大秦帝国的灭亡。

  在阴谋家、野心家、反动复辟势力的总代表赵高的胁迫、威逼下,李斯终于屈服了。本来握有实权,能够左右局势,却顾及自身的利益而放弃斗争,屈服于邪恶,结果与赵高、胡亥沆瀣一气,助纣为虐,狼狈为奸,上演了一出历史上最惨烈、最卑鄙、最肮脏、最令人惋惜的悲剧。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由于李斯姑息养奸,赵高的阴谋得逞了。他接着伪造秦始皇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昭告天下,进而立为二世皇帝,又私写假诏,以“不忠”、“不孝”、“不尽职守”的罪名,派使臣去上郡,逼令扶苏、蒙恬自杀。随后,蒙毅也被赵高陷害致死。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沙丘之谋”。这是赵高一手导演的颠覆秦始皇政权的一场令人切齿的政变。

  蒙恬死后,其部下亲密随从刘寅,亲眼目睹了这一悲剧的发生。自己跟随蒙恬征战多年,深知蒙恬是一位战功卓著、光明磊落、亲密友善的官长亲朋,对于蒙恬蒙冤屈死,刘寅万分悲愤和痛情。于是,刘寅串联了同是蒙恬帐下的亲密随从,阳城(今河南商水县)人陈武和张贤等,把蒙恬和扶苏的尸体掩埋起来。第二年,即公元前209年,又把蒙恬和扶苏的尸骨移到了阳城安葬,就是刘寅、陈武、张贤的家乡地。这就是现在仍存留在河南商水县舒庄乡的蒙恬墓和扶苏墓。刘寅解甲归田后,就为蒙恬守墓,还把蒙恬的制笔技艺传承了下来,继续完成蒙恬未竟的制笔事业,使毛笔文化得到发扬光大、流传千古。

  秦二世元年7月(公元前209年),阳城的贫苦农民900人,被调作戍卒到渔阳(今北京郊区密云县)去戍守。在这900人的队伍里,有个叫陈胜的人,和陈武同是阳城陈庄村人氏。还有一个叫吴广的人,是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他们同被任命为这个900人队伍的屯长。陈胜和吴广成了知心朋友。

  他们这900人,由两名身带利剑的军官押运,不分昼夜地向渔阳方向赶路,这时正是中原多雨的夏季。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县东南刘村集)的时候,正赶上瓢泼大雨,雨水把道路给淹没了,到处是泥泞一片。他们只有停下来,等天晴了再走。按照秦朝的法律,误了日期是要全部杀头的。陈胜、吴广计算了一下时间,无论如何卖命地赶路也是要误期的,他们这900人都有被杀头的危险。于是,两人悄悄地商量对策。陈胜说:“现在继续赶路,到达后也是送死;想办法逃跑,被抓住也得死;起来造反,即使夺不了天下,失败了也顶多是个死。与其等死,还不如起来造反为夺天下而死,这样死,还死得轰轰烈烈,死得其所!”吴广也觉得是这个道理。陈胜又说:“秦朝建立以来,天下的老百姓已经被折腾得没办法活下去了。这个秦二世胡亥本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当立,应该继承皇位的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公子扶苏现已被胡亥和赵高害死了,同时遇害的还有蒙恬将军。他们两个人的尸骨被俺陈庄村的陈武、刘寅、张贤等几个人,从上郡运回来了,就安葬在俺村的东边。老百姓都听说扶苏是一个贤明的人,但还不知道他已经被胡亥害死了。现在,如果我们假借公子扶苏的名义,起来号召天下,反对残暴的秦二世,那么一定会有许多人起来响应的。”

 

  陈胜的主张,吴广完全赞成,情愿拼出性命,一干到底。二人坚信,900壮丁和他们一样,都是受苦人,只要招呼一声,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都会跟着干的。于是在陈胜、吴广的号召下,900戍卒揭竿而起,掀起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起义军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摧枯拉朽,革旧布新,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场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大戏来。陈胜的队伍很快发展壮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下了蕲县,然后乘胜进军,十天左右,连续攻克了铚(今安徽宿县西南)、酂(今河南永城县西)、谯(今安徽亳县)、苦(今河南鹿邑县)、柘(今河南柘城县北)五座县城。当打到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的时候,起义军已经发展到拥有七百辆战车、一千多名骑兵、几万名步兵的大部队。陈胜在陈县称了王,国号“张楚”。一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烈火就在蒙恬和扶苏的埋葬地迅速地燃烧起来,并成为燎原之势。起义军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一直打到了离咸阳(当时秦朝的都城)只有100多里地的戏亭(今陕西省临潼县境内),使秦二世的反动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后来又在刘邦和项羽的继续攻伐下,终于在秦二世三年,即公元前207年,推翻了秦二世暴政,秦王朝寿终正寝。秦二世胡亥从继位到灭亡仅存续了短短的三年时间,由秦始皇创建的大秦帝国就断送在了短命的二世胡亥之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