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996,福利996
最近加班这个话题比较火,好多公司在实行996,比如有赞和京东,都宣布实行全面的996,引起一片吐槽的声音。

先给不在互联网上班的老铁们解释一下什么叫做996,简单来说就是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一天工作12个小时,一周就是72个小时了。
很明显,在这样的工作制度下,基本上也就没什么个人时间了,在北京上海这种上班距离比较远的城市。早上7点起床,收拾一下自己,然后坐一个小时地铁去上班,9点到公司。晚上9点下班,到了家也就10点多了,基本上累的也只能睡觉了。周末也就一天的休息时间,连个懒觉都没什么机会睡。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制度,以及什么样的人会接受这样的制度。
- 加班本质是一种囚徒困境
一切的行为都能在经济学理论中找到原因,加班其实就是一种囚徒困境的体现。啥是囚徒困境呢?简单来说,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
看明白了吗,就是说如果别人都不加班,你加班,那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有更多的工作成果,自然就容易获得提拔。但是别人看到你加班的话,为了不落后也会主动加班。这样的话大家都加班,加班不会让你获得更多的机会,只会白白消耗时间。
别的事情里面也有囚徒困境的体现,比如考试吧,有一个人报了辅导班,他会获得好分数。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报了辅导班,那么大家都没有获得好处,只是辅导班赚了钱而已。
所以说,加班本身是员工主动的行为,部分员工为了晋升可能会主动996,但总有一部分员工不是那么想努力,也就不会996.为什么996能成为一个公司的正式制度呢?我们来看一下公司为什么要实行996.
- 公司为什么要实行996?
从目前来看,以前没有996的公司突然实施996的话,原因基本就两个字:没钱。我们来看有赞科技,号称最好用的开店工具。我们来看他们的业绩,2018年3季度亏损6亿多港币,减少948%!而京东呢,他的股价从最高的50美元都跌到了不到20美元,跌了60%,整个惨不忍睹。
面对这样的情况,管理层自然就要想办法提升业绩了。提升业绩两个方法,一个是提高产出,一个是控制成本,这样996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首先是公司产出不行,赚不来钱,那这怪谁呢?肯定不能怪领导喽,那一定是员工工作不努力造成的。领导看着员工一个个晚上6点就下班,看着自己每天晚上回不了家,业绩达不到标,心理那个恨啊。所以肯定要让员工加班啦,领导不走你也别想走。
那这样996就可以搞起来了,而且总是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提出来,什么我们要努力奋斗啊,提升业绩啊,反正也没有加班费,口号想说什么说什么呗。
另一方面就是降低成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裁员呗。可是裁员是要给补偿的,怎么样让员工主动离职而不给补偿呢?那就是逼他们走喽。使用996这个武器,肯定会有员工受不了而主动离职。不给补偿就实现了裁员,岂不是美滋滋?
以目前互联网行业遭遇的一些困难来说,第二个目的才是重点,不好意思裁员,就宣布996,变相裁员。

- 996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实行996就实行了,也不可能全部员工都不干,总会有员工留下来,那么我们看一看实行996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第一个后果就是优秀的人离开了,平庸的人留下来。我们说了996会逼走一些人,而逼走的大部分都是优秀的人。一个人如果足够优秀的话,他何必在这里忍受没有加班费的义务劳动呢?他完全可以去一个条件更优厚而不加班的地方,自然而然就离开了。
而能力比较普通的人,他好不容易有了一个饭碗,离开了这里也不知道去哪。那还不如默默承受,反正能发工资就行,加班就加班呗。
第二个后果就是效率的降低,看起来加班时间长了,实际上的工作效率呢?其实是更低的。我们看一看互联网员工典型的一天:
其实在公司里面,很多时候都是在摸鱼打混而已,真正的工作时间并没有变多,相反效率变得更低了。而晚上从6点到9点的这三个小时,更是摸鱼的重灾区,真正在工作的时间其实是很少的。
最后我想说,996这种工作制度其实我也经历过,我相信对大部分人来说,工作的时长从来不是重点,工作的成果才是我们追求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工作8个小时就能做完的话,硬要加班3小时谁会愿意?时间都白白浪费了。而如果是工作的需要,比如阿里巴巴双十一这样24小时待命的工作的话,我相信员工是会自愿加班投入工作的,毕竟这样的工作会带来巨大的成果,也给员工带来很强的成就感。
实行996的公司只是在暴露自己管理上的无能,因为他们不知道员工一天的工作是什么,不知道应该使用怎样的激励体系来衡量员工的成果,最后只能使用最为原始的,看谁加班多提拔谁的方法来进行绩效的考评。当然,如果是变相裁员的话,那的确是个好方法。

我建议大家吧,如果碰到强制没有必要加班的公司,还是赶紧溜之大吉。一方面说明这公司不知道怎么评估一个人的能力,自己的能力无法得到施展。另一方面说明这个公司财务遇到状况,想要变相裁员,还是赶紧去一家盈利能力比较强的公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