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恐龙会灭绝

火烧 2016-11-23 07:17:42 十万个为什么 1083
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上,有很多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对此我们并不感到奇怪,因为物种灭绝实际上是生物演化史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一些种群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就会结束它的使命,由此产生的空间,将会有新的种群来代替,这实际上也是生物界的新陈代谢。 有时候,这种新陈代谢的影响很

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上,有很多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对此我们并不感到奇怪,因为物种灭绝实际上是生物演化史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一些种群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就会结束它的使命,由此产生的空间,将会有新的种群来代替,这实际上也是生物界的新陈代谢。

有时候,这种新陈代谢的影响很大,它会造成一些大的生物群落的衰竭,地质史上就以此作为新的时代的开始,比如三叶虫一类生物绝迹的时候,人们就把它作为古生代的结束,而中生代的结束就以恐龙为标志。换句话说,以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地层为界,超过这个界限,恐龙等一批生物就再也找不到了。

既然灭绝是一种必然,那么,为什么关于恐龙灭绝的话题这么让人百谈不厌呢?这一方面是由于恐龙这样的庞然大物对人类实在有太大的震撼力,另一方面,人们也感到奇怪,恐龙在当时是地球的统治者,而统治者就这样悄然无声地被消灭了,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困惑。于是,探讨恐龙灭绝就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围绕恐龙是如何灭绝的,世界上产生了许多假说,如中毒说、老化说、环境恶化说、蛋壳变质说、超新星爆炸说等等,每一种假说都可以写出一个很长的连续剧,告诉你一个非常动听的故事。但是,科学毕竟不能沉湎在故事中,它需要证据作后盾。在这些假说中,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陨星撞击说列举出的种种证据,具有较为可信的说服力。

1980年,美国加州大学的阿伯列斯教授在意大利的古比奥做研究工作时,发现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含有高浓度的铱,达到正常含量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天外陨星中可以找到相同的含量,因此阿伯列斯推测,在6500万年前,有一块巨大的陨星曾经撞击了地球,而这一时期恰好是恐龙的灭绝时期,自然而然,人们就把撞击与恐龙灭绝联系到了一起。科学家们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了撞击物相当于直径10千米左右的小行星。

这么大的陨星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推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星坑直径将超过100千米。因此,必须找到这个陨星坑,才能对这一假说提供有力的证据。

科学工作者花了10年多的时间,终于在1991年有了初步的结果,这个陨星坑就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推断出来的直径是在180~300千米之间。不过,这个差量实在太大,所以,从1995年开始,世界各地大约有5个工作小组各自计划用地震波的方法来进行进一步的推测。

如果当时确实有过这样一次撞击,那么,巨大的海啸也将随之出现,因此,在这个陨星坑中,除了铱的高含量以外,还应该堆积着海啸产生的破坏物。所以,6500万年前的地层仿佛是一座金矿,它可以提供我们想要的证据,当然,挖掘工作只能慢慢展开。

然而,也有些科学家表示怀疑,他们认为,恐龙的灭绝并不是出现了什么天外来客,而是地球本身环境的恶化造成的,因为地质史的研究告诉我们,6500万年前,印度的德干高原等地发生了非常强烈的火山活动,由此带来的后果也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急剧破坏。不料,怀疑者提出的印度火山活动却成为了撞击的另一个证据。


如同你把一颗石子扔进水里,可以看到水波会不断蔓延一样,当陨星撞击地球时,产生的表面波在地球的表面迅速传播开来,最后在撞击的背面产生辐合,而当我们转动地球仪时,可以发现印度差不多就在犹加敦半岛的背面,这样的话,撞击和火山活动之间发生了因果关系,一切变得那么自然。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火山爆发和撞击点在地球的两边略有错开,可是,这样一来,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地球板块运动的方向在6500万年前突然改变了,于是,陨星撞击和板块运动之间也有了新的联系。可以研究的问题实在太有意思了。

于是,科学家们得出了这样一个初步结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大约10千米的陨星撞击了地球,由此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达近十年,在这段时间里,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一年四季都是冬天。这样,恐龙这类大多数以植物为主食的动物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些科学家提出了进一步的看法,认为恐龙在那个时代实际上已经衰落,撞击只不过是在它没落的时候给了它致命的一击。当然,也有人并不同意陨星撞击论,他们提出的问题同样很有道理:如果是大撞击使大批的恐龙致命,那么,在高含量的铱地层中,应该埋葬着不计其数的恐龙尸骨,事实上,迄今为止这种事例一个也没有,这不能说不蹊跷。

不管怎么样,重要的是事实,现在,科学家们正在寻找进一步的证据,以便对恐龙的灭绝有一个令人信服的交代。

关键词:恐龙 灭绝 陨星 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