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农民喜欢蚯蚓

火烧 2015-02-26 07:24:16 十万个为什么 1111
民间有条谜语:“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沃土中,没手没脚会劳动,钻来钻去把土松。”你猜到了没有?它就是那没胳膊没腿、难分头尾,肉乎乎又滑溜溜,像一段赤裸的、蠕动着的肠子一样的动物—蚯蚓。蚯蚓又叫“蛐蟮”、“地龙”。对大多数人来说,蚯蚓是那么的熟悉和普通,当

民间有条谜语:“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沃土中,没手没脚会劳动,钻来钻去把土松。”你猜到了没有?它就是那没胳膊没腿、难分头尾,肉乎乎又滑溜溜,像一段赤裸的、蠕动着的肠子一样的动物—蚯蚓。蚯蚓又叫“蛐蟮”、“地龙”。对大多数人来说,蚯蚓是那么的熟悉和普通,当然也有不少人恶心它的蠕动,不过,我们对这个小家伙可不能等闲视之,它可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大将呢!

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自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把蚯蚓称为“大地之肠”,指明了蚯蚓耕耘土壤的作用。经考证,早在5亿年前,蚯蚓的祖先就出现在地球上了,它们以简单的身躯、不凡的生存方式经历着地球的沧桑巨变。它们世世代代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使板结的泥土疏松。土壤孔隙率的提高使外界游离的空气、肥料和水分能深入土中,更有利于微生物的增殖和作物根系的发育。远在人类出现之前,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便早已经过蚯蚓亿万年的翻耕和改良。如果没有蚯蚓在地下纵横穿行,没有蚯蚓的胃肠对泥土的改良作用,就没有远古稳定的农业基础,更没有继之而来的人类文明。

蚯蚓穴居表土,是杂食性动物,对腐殖质、动物粪便、土壤中腐烂的生物体、细菌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爱吃。它们在进食的同时吞下大量的土壤、沙子及微小的石屑,再经肠道排出体外。那些看上去乱七八糟的东西,穿过蚯蚓之肠,就变成了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肥泥。

蚯蚓也常用它那张没有牙齿的小嘴,咬住落叶残枝享用,这样也加速了地表有机物质的分解,增加了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正因为如此,农民特别喜欢蚯蚓,它们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虽然不像化肥那样明显,但却是持续而有效的。



微博士:蚯蚓的粪便一点都不臭

蚯蚓把地下的泥土、植物碎片和有机物质吞食,再经胃肠的转化、改造后,以小土团(粪块)的形式排出体外,起到了为地表加土、施肥的效果。 蚯蚓吃进去的是乱七八糟的东西,大多是腐烂物,排出的粪便却变成了无毒无臭、不招蚊蝇,且为植物生长所需的优质肥料,不得不说真是件神奇的事情。这是因为蚯蚓粪中含有大量特别的细菌,能迅速分解恶臭剧毒的硫化物和氨气,所以蚯蚓的粪便并无臭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