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少年三国志2吕布形象 在三国志中形象很正面的曹操,怎么到其他书籍越来越“黑”?
在三国志中形象很正面的曹操,怎么到其他书籍越来越“黑”? 曹操,在老百姓心中已经成为奸臣的代言人,但其实他的形象啊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百变星君。曹操的才干非常出众,他打破东汉末期所有官员要求出身豪门士族的
在三国志中形象很正面的曹操,怎么到其他书籍越来越“黑”?

曹操,在老百姓心中已经成为奸臣的代言人,但其实他的形象啊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百变星君。曹操的才干非常出众,他打破东汉末期所有官员要求出身豪门士族的规定,不拘一格提拔了张辽、徐晃等人,他在北方推行的屯田制使得魏国的粮食产量超过蜀国十倍。他的这些努力成了最终西晋统一天下的资本,所以,在陈寿编篡的史书《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非常正面,他被认为是当时的杰出领袖。
即使到了隋朝,民间流行的木偶戏《谯水击蛟》也讲述的是曹操十岁时就是少年英雄,勇敢地击退鳄鱼的传说。到了唐朝,曹操在主流舆论中,开始由白转灰了,唐太宗李世民将他比作汉朝权臣霍光,评价也算中肯。宋朝,因为程颐创立理学,最讲忠孝二字,昔日英豪曹操的形象就开始急转直下,无数路人由粉转黑。
苏轼就在《东坡志林》中描写了老百姓听说书人讲三国故事的情景,一说到曹操打了败仗,百姓竟然会高兴地唱起歌来,之后的南宋屈居南方,又一直处于金国武力威胁之下,所以,对三国时的北强南弱感同身受。南宋朝廷迁怒于当年同样占据北方的曹操,竟然不顾他是汉人的简单事实,指称曹操是当今女真、蒙古胡虏也。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史书《通鉴纲要》中大骂曹操篡权盗国,给曹操定下了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基调。倒霉的曹操到了蒙元杂技中,也被当作大反派,用来暗示汉人不该反抗蒙古皇权。
到了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里,更是杜撰出宁使我负天下人,毋使天下人负我的经典台词,从此,彻底把曹操钉在了耻辱柱上。虽然罗贯中把曹操写成了大反派,但他借曹操之口说出的那句话,却至今值得回味,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很赞哦!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