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鱼也应该“计划生育”
![]() |
银鱼全身又圆又细、晶莹剔透,也被称作面条鱼、玻璃鱼;由于味道鲜美,素有中国名鱼之称。太湖新银鱼原来分布在长江、淮河流域的江河湖泊,而以太湖一带最为知名。1979年,因发展渔业经济的需要,这种银鱼被引进到了云南滇池,后又放养到星云湖。
滇池、星云湖等西南高原湖泊长期封闭,缺少物种交流。当太湖新银鱼进入这些湖泊之后,迅速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加上又没有什么天敌,就开始大量繁殖,很快就成了当地鱼类中的“优势种”,这些湖泊的平静从此被打破。
太湖新银鱼的食性很广,主食浮游动物,也摄食小虾和鱼苗,于是,当地长臂虾的幼苗遭遇了灭顶之灾。湖泊的浮游动物被大量吞食之后,浮游植物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激增,湖水呈现富营养化,导致湖内水生植物大面积消失,生态系统退化。太湖新银鱼这些占领地盘、掠夺食物和破坏栖息地的变化,给高原湖泊土生土长的鱼类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20世纪90年代,这种银鱼更从星云湖蔓延到了与之相通的抚仙湖内,由于食性与抚仙湖的抗浪鱼接近,导致该湖抗浪鱼的数量急剧减少,沦落到了濒危的境地。
因此,为了保护高原湖泊的生物多样性,银鱼也有必要实行“计划生育”,如果仅从渔业发展的角度听之任之,当地的生物群落就有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
- 上一篇
为什么说“灭蚊英雄”是在帮倒忙
食蚊鱼又叫柳条鱼,原居美洲,是一种小型鱼类,体长不足5厘米。人们曾经认为,这种鱼喜欢吃蚊子的幼虫,所以给了它一个“食蚊鱼”的雅号。由于疟疾频发,1927年中国自菲律宾引进了食蚊鱼,试图通过生物控制的方法防治疟疾的传播者——蚊子。效果还真不错,这种看似微小的
- 下一篇
“赤身裸体”的高山湟鱼为什么不怕冷!
有登山经历的人都有这样一种体验:越到高处,感觉越冷,所以需要加穿衣服才可御寒。生活在“世界屋脊”的青海湖鲤鱼,似乎是个例外。这种鱼虽然身居高位,却“衣不蔽体”——身上的鳞片严重退化,甚至“赤身裸体”,所以被称作“青海湖裸鲤”,又称“湟鱼”。湟鱼是裂腹鱼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