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陆游的爱国诗 陆游的绝笔诗
陆游的绝笔诗 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第三年把
陆游的绝笔诗

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了政权后,不但不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竟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绢,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及宁宗,照旧屈辱求和。这一历史时期,不知有多少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上的杰出代表。
1210年农历除夕这一天,人们都忙着守岁,而陆游家中的气氛却异常沉重——身患重病的陆游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他的六个儿子寸步不离守在床边,静静地望着这位戎马一生,饱经风霜的老人。陆游紧闭双眼艰难地呼吸着。突然,他“回光返照”似的睁开了双眼,眼睛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儿子知道父亲要说些什么,连忙拿过纸和笔。在儿子们的搀扶下。陆游艰难的支撑起身体。他望着窗外想:人死后万事皆空,我本来可以闭目而去。但唯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呀,那就是国家统一。随之他写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看着自己的孩子。他吃力得说:“孩……子……们,你们一定要在南宋军队驱除敌虏,统一山河时……祭祀我的亡灵……把这凯旋的喜讯告诉我,让我在九泉之下也好……安……息……呀!”说完,他继续吃力地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他手中的笔落到地上,身子无力地倒在床上,闭上了双眼。一只手直挺挺地指向北方。
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灭亡之后,南宋政府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妻子刘氏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这“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国军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又延续了四十多年。这时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陆游的绝笔诗为《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很赞哦! (1040)
相关文章
- 陆游的爱国诗 南宋诗人陆游的名言介绍
- 范仲淹关于远大抱负的诗 伟大抱负无处施展,思念爱妻无法相守,看陆游一生的国仇家恨
- 诉衷情晏殊 陸遊《訴衷情》:與其做詩人,我更願意金戈鐵馬上陣殺敵
- 怎么样的陆游 陆游在诗词上有什么地位和成就?陆游的代表诗词
- 夜读兵书陆游 陆游的诗对后代影响很大,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他哪两句话告诉我们一定要将书本知识和生活联络在一起
- 陆游的爱国诗 南宋诗人陆游真的痴情吗?揭秘他与唐婉的爱情故事
- 赵士程与唐婉的爱情故事 陆游
- 陆游的爱国诗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原文及翻译赏析
-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二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全文翻译鉴赏
- 唐代诗人结局 爱国诗人黄遵宪简介 黄遵宪人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