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航母核动力反应堆 美国首艘核动力航母经历 战机装弹药引发爆炸

火烧 2021-05-06 19:56:47 1029
美国首艘核动力航母经历 战机装弹药引发爆炸 作为一个时代的海上主战平台,每个国家第一艘航母的出现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背景,而它们的服役生涯也通常是一段曲折离奇的经历。一度「非常冒险」的飞机起降1917年8

美国首艘核动力航母经历 战机装弹药引发爆炸  

作为一个时代的海上主战平台,每个国家第一艘航母的出现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背景,而它们的服役生涯也通常是一段曲折离奇的经历。

一度「非常冒险」的飞机起降

1917年8月2日,英国飞行员邓宁少校驾驶一架「幼犬」式飞机,缓缓降落在英国「暴怒」号母舰甲板上,正在期待的7名飞行员赶紧拽住飞机每个翼梢下面的小绳套,随后邓宁关闭发动机,让飞机停住。这是世界上飞机第一次降落在航行中的军舰甲板上,当时在英国海军中引起非常大轰动。但邓宁却以为,甲板上有专人给飞机保驾,试验并不完美,于是,几天后他进行了第二次试验。一开始,降落非常成功,但由于甲板操作人员疏忽,没有制动的飞机被风一吹,撞坏了升降机围板。邓宁立马进了另一架飞机,再次起飞,然而他在准备侧滑降落时发现位置有些偏高,于是重新发动发动机再飞一圈,不料发动机突然熄火,飞机翻落掉海,当抢救人员到达时,憧憬著未来航空母舰身影的邓宁已在驾驶舱里死去……

这里提到的「暴怒」号就是早期的航母。它原是一艘巡洋舰,在改建的过程中不再安装前炮塔,而装上飞行甲板。在邓宁飞机失事后,英国海军部又拆掉「暴怒」号的后炮塔,加装飞行甲板,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海军史上第一艘以常规起降飞机为主要武器的战舰。当然,由于该舰的飞行甲板被舰桥分成前后两部分,因而不可以称作真正的航母。在它之后于1918年建成的「百眼巨人」号,才初步具备真正航母的基本要求———直通甲板。

据说,「百眼巨人」号在做海上验收试验时,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它在拥挤的锚地全速行驶,以满舵转弯时,可升降的驾驶室突然降下去了,里面的所有权威人士一下子不见了。幸运的是,「百眼巨人」号有两套作业系统。「百眼巨人」号虽然服役了,但一战非常快结束了,该舰因此没能一展身手,只能默默地做飞机降落试验训练平台。由于初期使用「骆驼」式和「支柱」式飞机试验仍然不是百分之百成功,有人告诫说:「在飞行甲板上降落仍然是、而且今后大概仍将是冒险……」

 沦为二流的首艘「纯种」航母

不管「暴怒」号还是「百眼巨人」号,都是「半路出家」改造而成的航母,至于真正「纯种」的航母就得说说「凤翔」号和「竞技神」号。早在1918年,英国人就开始着手建造专用航母。无奈的是,随着一战结束,军队裁减,「竞技神」号的建造进度慢了下来,直到1923年才正式服役,把「世界第一」的头衔拱手让给日本「凤翔」号。

作为长期「以英为师」的日本海军,对英国的一举一动时刻保持关注。1920年,日本紧跟英国步伐,开工建造第一艘航母———「凤翔」号,1922年12月正式服役。「凤翔」号标准排水量只有7000多吨,远小于「竞技神」号的一万多吨,由于舰体尺寸太小,飞行甲板狭窄,舰上的岛式建筑显得格外碍事,非常不受飞行员欢迎。于是服役不久,「凤翔」号就把这个上层建筑拆掉,成为一艘完全平甲板的航母。之后,随着飞机尺寸和重量的增大,哪怕拆掉岛式建筑,「凤翔」号狭窄的甲板起降飞机也越来越困难。正因为此,到1934年,「凤翔」号基本被打入另册,沦为二流战舰,只能乾乾训练之类的工作。二战前夕,急于蒐罗作战力量的日本海军想起这艘最古老的航母,于是又紧急对飞行甲板进行加宽和加长,总算是勉强可以使用零式等新型舰载机。

「凤翔」号服役生涯中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参加中途岛海战,但该舰作为山本五十六坐镇的主力战列舰队掩护兵力,一直躲在数百公里之外,根本没有机会参加战斗。中途岛战役后,损失4艘大型航母的日本海军又一次把注意力放到「凤翔」号身上。1943年,这艘老航母再次进厂改造,进一步加宽加长飞行甲板。由于飞行甲板扩得太大,改造后的「凤翔」号「头重脚轻」,以至于基本的航海效能都大受影响,更别说起降飞机。此后,基本无法远洋航行的「凤翔」号只能停在港口,专门用来训练舰载机飞行员。

速度出奇慢的美国「兰利」号

受英国影响,美国在一战期间同样对海军航空兵和航母产生兴趣,但美国海军同样受到一战后裁军浪潮的影响,所以首艘航母也是改建而成。

中国航母核动力反应堆 美国首艘核动力航母经历 战机装弹药引发爆炸

美国海军看上了有非常大煤舱的运煤船「木星」号,1920年改装工程开工,1922年3月改装完毕,命名为「兰利」号。这是美国海军第一艘航母,跟英国的「百眼巨人」号非常像。不同的是,「兰利」号航速之慢堪称奇观:只有15节!别说冲锋陷阵,连跟上主力战列舰队都困难,至于起降飞机更是大受影响。更奇特的是,尽管这艘军舰的排水量和「竞技神」号相当,尺寸却和小一号的「凤翔」号相如果,而在这么小的舰体内,却要塞下比「竞技神」号都要多的34架飞机!这样奇怪的搭配,让人不难想像它的实用性。

但美国海军对「兰利」号的使用却非常明智,它一直被用来训练和研究:一方面训练了大量舰载机飞行员,另一方面,借助这艘航母,美国人对航母的战术、运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提出「全甲板攻击」等重要战术理论,为二战期间纵横四海的大规模航母编队作战打下基础。

1936年,随着更新、更大的「专业」航母建成服役,「兰利」号被送进船厂,改装成水上飞机供应舰。1942年,又老又慢的「兰利」号在爪哇海遭到日本岸基飞机的攻击,结束了它的使命。

尽管首艘航母不怎么样,美国航母之后却越造越大。1961年,美国航母「企业」号———世界首艘核动力航母建成服役,成为航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企业」号是当时世界上最长、最高大的航母,服役后于1964年下半年进行了一次环球远航训练,在64天内没有进行任何补给,充分显示了核动力装置的优越性。但在1969年1月14日,该舰发生了一次重大事故,一架F-4「鬼怪」式战斗机装弹时,发动机的废气引爆了一枚火箭弹头,导致多次爆炸和大火,27名舰员遇难,314人受伤,15架飞机报废。

除英美日外,法国在1927年也改装完毕该国首艘航母「贝亚恩」号,同日美同行相比,「贝亚恩」号更加默默无闻,原因是作为改装基础的战列舰自己动力就不充足,服役后飞机的起降非常受影响,在实战中非常难起作用。不过,这艘「碌碌无为」的航母竟然到1966年才退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