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肝脏不是“全能化工厂”
肝脏是人体和高等动物身体中的一座“化工厂”,它可以利用现有的原料生产很多自己所需要的“零件”。在这里,葡萄糖可以被加工变成脂肪,脂肪也可以变成葡萄糖,氨基酸去掉“氨基”以后可以变成葡萄糖,葡萄糖也可以先变成“酮酸”,再和“氨基”结合变成氨基酸。
因为葡萄糖可以变成脂肪,所以人吃了过多富含葡萄糖的米饭和面食后也会发胖。反过来,人在长期饥饿时,蛋白质里面的氨基酸会变成葡萄糖,作为能源来维持呼吸、心跳这些最基础的生理活动。长期营养不良的人之所以看起来“骨瘦如柴”,就是因为肌肉里面的蛋白质都被转化成为葡萄糖而被“烧掉”了。
![]() | ![]() |
肝脏 | 常年航行在海上的水手们靠柠檬和 橘子补充维生素C来预防坏血病 |
既然葡萄糖可以变成脂肪和氨基酸,如果我们只吃淀粉是不是就能维持生命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人体的“化工厂”虽然可以生产许多“零件”,但是这种本领还不那么“周全”,还无法生成人体所需要的所有“零件”,还有些“零件”需要“进口”,也就是必须从食物中来。
比如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就有9种肝脏不能生成,只能从食物中得到。因此,这9种氨基酸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同样,虽然葡萄糖可以变成脂肪里面的多种脂肪酸,但是亚油酸和亚麻酸这两种脂肪酸人体就不能“生产”,必须从食物里得到,所以这两种脂肪酸就叫作“必需脂肪酸”。
还有许多小分子物质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是必需的,但是人体的“工厂”也无法“生产”,必须从食物中得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种维生素。各种动物身体里面“化工厂”的“本领”不一样,所能生产的“零件”种类也不同。对一种动物是“必需”的,对另一种动物也许就不是“必需”的。比如老鼠可以自己合成维生素C,但是人类就没有这个本领,所以在早期的远洋航行中,许多水手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患上了“坏血病”。
- 上一篇
濒危的朱鹮为什么能“起死回生”
在中国的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原之间有一条绿色巨龙,那就是著名的秦岭山脉。它是很多中国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庇护所,毛色金黄的川金丝猴、国宝大熊猫等珍稀物种都栖息在这里。秦岭还是鸟类的乐园,这里生活着朱鹮、红腹锦鸡等。朱鹮身披洁白如雪的羽毛,脸颊呈朱红色,身姿
- 下一篇
为什么幽门螺杆菌能躲在酸溜溜的胃液里作梗!
迄今所知,幽门螺杆菌是唯一能在人胃黏膜的上皮细胞内生活的细菌。胃里的环境对于微生物来说极端严酷,幽门螺杆菌为什么能寄居在酸度极高的胃壁上呢?原来,在与人类共同生活和自然进化的数百万年中,幽门螺杆菌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它的细胞一端长有数条强有力的鞭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