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赵祯 柴荣的故事:要强兵不要残兵

火烧 2022-11-05 04:35:14 1050
柴荣的故事:要强兵不要残兵 柴荣 gt ——军队的强大最能体现国家的强盛,柴荣深知打天下、安天下的基本道理,要强兵不要残兵正是国家兵强马壮的体现。 gt 唐末以来,军阀林立,藩镇将帅大多各自招募兵马,

柴荣的故事:要强兵不要残兵  

赵祯 柴荣的故事:要强兵不要残兵
柴荣 >——军队的强大最能体现国家的强盛,柴荣深知打天下、安天下的基本道理,要强兵不要残兵正是国家兵强马壮的体现。 >唐末以来,军阀林立,藩镇将帅大多各自招募兵马,战斗力颇强,而朝廷禁军官兵,则数朝相承,因循守旧,几个政权沿袭下来,早已腐败无能到了极点。 >历代帝王只求快活,得过且过,不但没有魄力整编精简,反而惟恐激起变乱。 >因此,堂堂中央禁军,只是徒有虚名,大多都是老弱残兵,而且懒散骄傲,根本不能作战。 >每次遇到敌人,不是溃散逃走,就是解甲投降。 >唐末五代国破家亡,大多都是由于这个缘故。 >后周世宗柴荣从高平战役中亲身经历了禁军将领樊爱能、何徽临阵脱逃的事件,才知道这种弊端的严重性,他决心革除它。    柴荣对侍臣说:“用兵之道,士兵贵在精锐,而不在人数众多。现在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士兵多却很无能。100个农夫还供养不了一个士兵,为什么要搜刮尽民 间的膏泽,去养那么多无用的东西呢?再说老幼不分,强弱无别,勇敢的和怯懦的待遇没有两样,怎么能鼓舞勇气勇敢作战呢?” >柴荣下令各军精简缩编,健壮的升入上军,老弱的一律淘汰。这样一来,禁军的人数大大减少了。 >柴荣改革兵制最重要的措施是调整地方军队,充实中央禁军。 >藩镇将帅多自辟兵源,自招强悍兵卒,所以骁勇之士都被各藩镇网罗帐下。 >柴荣下令招募天下勇士,由各州、县送到京师(开封),命令挑选其中最强壮的组成殿前各路禁军,以保都城安全。 >而骑兵和步兵各军,也命令将帅分别挑选。自此以后,中央禁军兵强马壮。 >在以后的四方征讨中,捷报频传,这都是选将练兵的结果。 >打仗要靠军队,而要打胜仗,就必须靠精锐的军队。这是人所共知的,柴荣看到了五代兵制的弊端,大胆地进行了改革,从根本上削弱了地方军阀的势力,同时增强了中央禁军的战斗力,这对后周在较短的时间内平定北方起了重要的作用。 >宋太祖赵匡胤后来能够很快统一天下,结束纷纭战乱局面,很大程度上也得力于柴荣的兵制改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