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新挖掘的地下隧道揭示了83名德国军官是如何逃离二战战俘营的
这条新挖掘的地下隧道揭示了83名德国军官是如何逃离二战战俘营的
这部1963年经典电影《大逃亡》的主题曲开场白,让大多数人联想到二战期间战俘的生活和他们的逃亡。这部电影根据同名畅销书改编,讲述了英联邦囚犯如何从纳粹德国萨甘(现波兰阿甘)的斯大拉格卢夫特三世(Stalag Luft III)越狱的故事。
这一越狱并不独特——据估计,战争期间还有69名战俘大规模越狱。其中七个是德国囚犯逃跑。现在,我们在《冲突考古学杂志》上发表的新的科学调查揭示了一条隐藏的隧道,这条隧道允许83名德国囚犯于1945年3月从南威尔士布里奇特的198号营地逃走。1944年,在布里奇特建立了
198号营地,收容1600名德国军官。由于盟军现在在两条战线上压榨德国人,战争出现了转机,战俘大量涌入。仅在英国,难民营就随处可见,连续编号的难民营就达到1026号,目的是关押估计40万名囚犯。《日内瓦公约》明确规定,不能让军官在野外或其他任何地方工作,因此无疑制定了许多越狱计划。
,但布里奇特的营地安全措施普遍较差。也许被大量涌入的敌方人员压垮了,反越狱措施的协议花了一些时间才制定出来。由于没有哨塔和围栏周围的照明,逃跑的企图极有可能发生。隧道已经被证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常见的逃生方式——只要地面条件允许。布里奇特的粘土使得挖掘隧道比斯大拉格·卢夫特三号营地下面的砂土更难。然而,桥头堡隧道不需要太多的支撑来保持隧道的完整,一点从棚屋里打捞来的木头起了作用。
我们知道囚犯们实际上曾经开始了一条被警卫发现的隧道,也许在其中滋生了位置。不管是什么情况,它并没有阻止那些想逃走的人,而是从“9号小屋”开始的第二条隧道,终于让他们逃走了。

科学调查“KDSP”在1948年关闭时就被遗弃了,198号营地在上世纪90年代大多被拆除了。然而,9号小屋被当地政府保留了下来,
9号小屋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了军官居住者的生活,使他们在被囚禁的日子里过得充实。手绘的囚犯涂鸦仍然装饰着监狱的墙壁。其中大部分是诗歌,指的是“海马特”-家-或亲人。9号小屋的一堵涂鸦墙是假的,是为了掩盖后面的泥土而建造的,但从未被发现。
,但隧道本身呢?正如我们在2003年在大逃亡地,斯大拉格卢夫特三世的122号小屋附近找到失踪的“迪克”隧道一样,我们在布里奇恩德的9号小屋外进行了地球物理调查,成功地探测到了隧道的地下位置。
我们开始了调查,使用地基表面扫描创建了现场的表面模型。这有助于我们识别地表的变化,如凹陷,可能表明隧道坍塌。然后我们使用探地雷达探测,利用雷达脉冲对地下进行成像,找到具体的隧道位置(以及大量的树根)。
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开始挖掘。电阻率的测量——一种物质对电流流动的反对程度——帮助我们确定隧道的哪些部分被填满。用于定位金属物体的磁力测量结果不太成功,因为隧道内几乎没有金属。
,而斯大拉格卢夫特三世的逃生隧道是在地下大约10米处挖掘的,需要大量的考古工作才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