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神经细胞之间怎样传递信息

火烧 2015-08-13 05:38:29 十万个为什么 1048
我们已经知道,神经细胞之间靠得很近,但在根本上是彼此分离的。可是,我们分明也知道,只要脑子有想法,我们的手脚或者其他部位,就能够迅速做出反应。那么,神经要把信号从大脑传输到目标位置,又是怎么进行的呢?人们曾经以为,信号既然在神经系统里传得很快,那么在突触处

我们已经知道,神经细胞之间靠得很近,但在根本上是彼此分离的。可是,我们分明也知道,只要脑子有想法,我们的手脚或者其他部位,就能够迅速做出反应。那么,神经要把信号从大脑传输到目标位置,又是怎么进行的呢?

人们曾经以为,信号既然在神经系统里传得很快,那么在突触处一定是上一个神经细胞把电变化直接传给下一个细胞。不过后来也有人有不同看法,认为可能有化学作用参与其中。也就是说,当上一个细胞的电信号传到突触前的末梢时,从末梢里分泌出某种化学物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迅速扩散到下一个细胞的细胞膜上引起它的变化。这个想法酝酿了很久,可惜的是一直找不到证据。

1921年,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一个春寒料峭的复活节之夜,生理学家勒维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进入了梦乡。关于神经细胞之间如何传递信息的问题已经困扰了他20年之久,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梦到了验证这个问题的一种实验方法。勒维猛然醒了过来,匆匆在纸上把这个想法记了下来,旋即又倒头呼呼大睡。

第二天早上刚醒来,他就急忙看那张纸,但是令他万分沮丧的是,他竟连一个字也认不出来,因为字迹实在太潦草了。勒维在后来的回忆中说,那是他一生中最沮丧的一天。好在幸运之神对他特别眷顾,第二天晚上,他居然又做了同样的梦。这次,他再也不敢粗心大意了,立刻披衣而起直奔实验室进行实验。

他把两颗泡在营养液中的蛙心连结起来,然后刺激控制一颗蛙心搏动的神经,使其心跳变慢,结果另一颗没有受到电刺激的蛙心的搏动也变慢了。这说明受到刺激的第一颗蛙心的神经分泌了某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进入了营养液,又流过了第二颗蛙心,使得它做出了类似的反应。于是,勒维以此证实了神经活动确实会分泌化学物质(以后人们把这一类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从而对其他细胞起作用。勒维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勒维实验的示意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