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一、嘉庆的一首骂贪官诗
一、嘉庆的一首骂贪官诗 后期,由于乾隆本人的骄奢无度,大清朝已经陷入了腐败的深渊。到了朝,这座帝国大厦的根基已要被贪官污吏挖空了。嘉庆决定惩治腐败,把吏治腐 败当作心腹之患,严惩了一批官吏,从某种
一、嘉庆的一首骂贪官诗

后期,由于乾隆本人的骄奢无度,大清朝已经陷入了腐败的深渊。到了朝,这座帝国大厦的根基已要被贪官污吏挖空了。嘉庆决定惩治腐败,把吏治腐 败当作心腹之患,严惩了一批官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的确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当一个个贪污大案被揭露出来,一个个贪官被惩治以后,勤政爱民的嘉庆发现,自 己所做的一切成绩不过是削平了冰山一角而已。> > 1.嘉庆的一首诗> > 满朝文武着锦袍,闾阎与朕无分毫;一杯美酒千人血,数碗肥羹万姓膏。人泪落时天泪落,笑声高处哭声高;牛羊付与豺狼牧,负尽皇恩为尔曹。> > 这首诗文才的确不怎么样,它的作者是嘉庆帝。皇帝大都爱写诗,但写得不是都好。他的父亲乾隆号称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但是用一句俗语来讲:那也叫诗!我们现在看嘉庆这首诗,发现似乎是在咒骂谁,再仔细看,原来是骂贪官的。> > 诗的开头,揭露了满朝文武大官的奢侈腐化。第一联写衣、食,第二联写吃喝,指出贪官们的住所与自己的皇宫没有什么区别。第3xm中文网开始深化主题。第一句说, 贪官们的行为不但让老百姓痛苦,连老天爷也痛苦。第二句说,他们在张大嘴巴笑的时候,老百姓却在哭。也就是说,这群贪官的欢乐是建立在百姓的苦难之上的。 最后一联,第一句,嘉庆开始叹息,很沉重。中国古代,管治黎民的官员称为“牧”。作者将黎民喻为牛羊,将这些官员喻为豺狼,表现了黎民百姓在他们管治下的 苦难,十分形象。第二句,指出这些官员“负尽嘉庆帝(1760—1820),乾隆皇帝第五子,乾隆禅让给他而继位,为入关后第五帝,在位二十五年病 死,终年六十一岁。嘉庆一朝,贪污行贿之风已经十分严重皇恩”,伤了自己的心。从历史上来看,嘉庆皇帝的生活俭朴非常,为人又忠厚老实。这最后一句应该是 他的真心话,真心希望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 嘉庆这首诗写于嘉庆7年(1802),这一年离他清算贪官已有三年。和的下场很 惨,但是贪污之风已刮得太久,嘉庆杀的这只鸡并没有吓到猴子。大量官员依然以贪污为能事,所以嘉庆才有此作。从整首诗来看,满朝文武都被他骂了。虽然,这 是扩大化,但也正说明了嘉庆一朝的贪污现象之严重、之普遍。> > 总的来讲,嘉庆一朝,官吏结党营私,贪污腐化,贿赂公行,在全国上下已经 形成了一个贪污行贿网,史料中这样说道:“州县有所营求,即有所馈送,往往以缺分之繁简,较贿赂之等差,此岂州县私财?直以国帑为夤缘之具,上官既甘其 饵,明知而不能问,且受其挟制,无可奈何。”其实,上述所讲的现象并不是个别的,而是“一县如此,各县皆然;一省如此,天下皆然。”> > 但是,嘉庆一朝还是有清官的,而清官的下场往往很悲惨。被嘉庆称为“从来未有之奇案”的李毓昌被害案的主人公李毓昌就是这一结论的代表。> > 李毓昌本是嘉庆13年进士,在这一年,江苏北部发生洪灾,饥民无数。嘉庆帝就发了一批赈灾款给当地。其中,山阳县令王伸汉冒开饥户,领赈银入私囊。事情 发生后,嘉庆帝下令严查。受上司委派到山阳查赈的李毓昌当时是试用知县,到了山阳县不久,他就查清了王伸汉的贪污罪行,准备要上告。王伸汉并不慌,在他看 来,贪污点赈灾银不过是情理之中的事。而李毓昌查出来也不是不可以,可若上告,他想这个准知县就有点毛病了。> > 他很轻松地就请出了淮安知府王毂(读古),两个贪官又找到李毓昌,希望此事不要闹大,李毓昌一点都不识“时务”,婉言地拒绝了两个贪官。> > 两个贪官又咬着牙提出与李毓昌三分赃款,作为新进士的李毓昌怎么会知道官员如此腐败,大怒,骂了两个人,并声明一定要上告。他以为自己这是正义,他认为 邪不胜正。可惜,他错了。就在他离开山阳的前夕,瘪三王伸汉指使家奴与他的长随合谋,毒死了他。他的长随又以他“自缢”报了案,另一个瘪三王毂草草结了 案。但纸毕竟包不住火,过不久,李毓昌的叔父李泰清上京告状,疑心自己的侄子死于非命。于是,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嘉庆帝大怒,下令将王伸汉立斩,王毂立 绞,害人的家奴、长随极刑,同时被惩处的还有两江总督铁保:被夺职遣戍;江苏巡抚汪日章:撤职。> > 嘉庆还作了一首诗来褒扬李毓昌。事后得知,瘪三王毂之所以不惜性命地帮王伸汉忙,是因得了他两千两银子的贿赂。> > 可以看出,李毓昌的被害在于他的清廉,受委查事,在李毓昌墓。李毓昌(1771—1808),字皋言,号荣轩,清代即墨县城西阁人。他为官清廉,但最后却被贪官污吏害死。最后沉冤得雪,嘉庆对其生前所为大加赞赏。> > 别的官员是捞钱的大好机会,他却因不想要钱而丧生。这真是老天瞎了眼!> > 举这个案子就是想说,嘉庆一朝贪污已蔚然成风,适此风者锦衣玉食,不适此风如李毓昌者不得好死。嘉庆皇帝该有多么悲伤,本来他虽然是个饭桶,但绝对不是昏君。在他的意识里,他虽然谈不上爱民如子,但为老百姓着想,却是史料有所载的。此案的处理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 中国历史上,大多不算昏庸的皇帝都骂贪官、罚贪官甚至以极刑杀贪官,但像嘉庆写诗骂的却不多见。在诗中,嘉庆把百官看作自己和百姓的对立面,对百官生活 奢侈、残害百姓、辜负“皇恩”表现了怒发冲冠似的愤怒。“牛羊付与豺狼牧”的诗句,正反映了他心目中的“君”、“臣”、“民”的位置:当官就像放牧一样应 该把皇家的牛羊(百姓)养肥,谁知豺狼似的官员却把牛羊吃掉,作为皇上,如何能容忍这样的混账事呢?> > 2.倒霉的嘉庆> > 嘉庆帝名爱新觉罗·琰,是乾隆的第五个儿子之子。从大历史角度来看,他在位的二十五年,正是清王朝从“康乾盛世”走向衰落的过渡阶段。于是,与他前面几 个文治武功的祖宗相比,他在位所发生的事就太窝囊了;而与他后面的儿子、孙子们相比——因为他的儿子、孙子们遇到的窝囊事太多,他的事又不值得一提。所以 说,过渡阶段的他,的确是清朝皇帝中最倒霉的一个。> > 过渡时期的嘉庆。嘉庆朝是清王朝从盛世转向衰落的过渡时期,在嘉庆当政时期他遇到的问题是严重的内忧外患。
很赞哦!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