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罗斯福新政的新体现在哪里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美国面临最大一次经济危机

火烧 2022-09-29 04:17:23 1046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美国面临最大一次经济危机 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Ca ita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美国面临最大一次经济危机  

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Capitalism) 经济,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胡佛政府反危机的失败及之后

1、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2、加剧了经济危机危害,使美国经济跌入谷底。

3、人民不满情绪高涨,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罗斯福新政的新体现在哪里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美国面临最大一次经济危机

4、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广泛支援,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在此之前的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1929年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使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86000 家企业破产,5500 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1044亿美元急降至1933 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150万猛升到1700 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1913 年。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资本家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社会危机

一、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采取了一些不成功的应付经济危机的措施,为后来罗斯福新政正确措施的出台提供了经验。

二、富兰克林·罗斯福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 任总统,为新政才华的施展提供的条件。也就是说,假如他没有当选总统,美国历史上也就不会产生新政了,最起码没有这个称呼。

三、1929年—1933年3月,罗斯福任纽约州长,执行的政策,是他后来实行的「新政」政策的发轫,这也为新政产生了有利条件。

四、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变革,至于怎么变,美国的统治阶级反对走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道路,大多数人民群众也没有接受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准备。剩下的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在储存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前提下,抛弃自由放任、全凭市场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自我调整的政策,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改变区域性生产关系,那便是新政。

五、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进步主义思潮和改革、一战期间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以及20世纪20—30年代早期制度学派经济学理论创新就是新政前的思想运动」,它们都「成了罗斯福新政的思想渊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