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静思未必有效

火烧 2015-08-19 05:14:02 1047
不少人认为,想要产生一个好想法,或者尽快思考出难题的答案,最好的办法就是安静地坐在书桌旁苦思冥想,而不能让太多的动作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可是,在实践当中,这样的静思常常未必见效。其实,这种想法进入了一个典型的误区。科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常常必须

不少人认为,想要产生一个好想法,或者尽快思考出难题的答案,最好的办法就是安静地坐在书桌旁苦思冥想,而不能让太多的动作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可是,在实践当中,这样的静思常常未必见效。其实,这种想法进入了一个典型的误区。


科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常常必须依靠身体的动作,或者在纸上写写画画作为辅助。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人们阅读计算机屏幕上的一个问题(例如:有三个杯子,容量分别是50毫升、70毫升和15毫升,请用它们量出45毫升的液体),并且在想到答案之后就把解法说出来。

实验中,规定一半人需要把双手坐在身下,因此他们在思考和解答的过程中无法进行手部动作;而另一半人则拥有自由的双手,可以“比划”着考虑问题。录像显示了有趣的结果: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会自发地用手势来帮助自己;而一旦他们无法自由动作,思考问题和阐述答案的速度就大幅度下降了。因此,思考问题可不是越安静越好,有时还是需要适当“多动”呢。

当然了,如果为了锻炼发散性思维而整天打碎杯子,也未免太不经济了。所幸,我们还有另一种思维利器,可以让自己不必亲眼观察真实的事物,也能够从各个角度考量世界,甚至超越现实世界的限制而让思维更加自由—那就是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是利用直观形象和心理表象进行思维的过程,相比于依赖严谨定义和公理体系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更加有利于快速地拓展思路、产生灵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