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品的生态设计
从环境观点来看,我们消费的每一种产品都给环境带来负担。据估计,生产1吨产品平均需要8吨原材料。产品不仅在制造期间需要材料和能源,而且在返回环境之前,往往还要消耗能源,造成污染。传统的产品设计将重点放在设计、制造和保养上。然而今天,人们在设计产品时不得不关注环境,因为产品在它从原料、设计、制造、销售、使用,直至废弃处置的整个寿命期间,全都以某种方式影响着环境。在这种新的设计过程中,要给予环境以与利润、功能、美学、人体工程、形象和总体质量等传统的工业价值相同的地位。这种设计思想和方法就叫生态设计。
当前主要的生态设计有两种类型:
一是产品改善,即从污染预防和关心环境出发,对现行产品进行调整和改良。产品本身和生产技术一般将保持不变,所做的调整主要是污染预防和资源回收利用。例如:建立轮胎回收系统,改变原材料,改变所用冷却剂类型或增加防污染装置等技术。
二是产品再设计,即保持产品概念不变,而对产品的组成部分进行进一步开发或更新。产品再设计的目标是:增加无毒材料的使用,使产品易于再循环,易于拆卸,增加备件和原材料的重复利用,或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寿命周期中若干阶段的能源使用量。
在废物循环再利用领域,生态设计的思想是如何运用的呢?人们提出了“4R”的设计要求,即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再生(RECYCLE)、回收(RECOVERY)。
“减量”是指产品在既定的功能和价格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设计,将.使用的资源抑制在最低限度。如:省去使用价值不大的牙膏包装纸盒;同样一只瓦楞纸箱,采用先进的楞型的板纸,使减少纸层后同样可以实现保护商品的功能;用可充式电池代替普通干电池,可重复多次使用,大大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相对地减少垃圾产生量;同样容量的一只啤酒瓶,采用薄壁轻量化设计,可比普通啤酒瓶节省30%的材料;将防震产品的运输填充物由实心材料改为空心材料。
“再利用”是指设计的产品在使用后无需加工即可再加以利用,或者以废物的整体形式再利用,或者即使整体不能再利用,零部件仍可再利用。如:用可多次加油、换火石的打火机代替一次性打火机,可减少塑料废物;将食用完的装酱菜的玻璃瓶用作茶杯,不需要加工处理即可实现功能替换。马来西亚还设计出一种装载家具的可折叠硬纸箱,能折叠成多种形状,适合装载不同形状的家具,实现整体通用性。
在考虑重复回收利用时,德国提出了“取回”回用政策,产品不是向消费者出售,而是由生产商“租出”。例如,奥迪公司正在利用回收的旧汽车组件制造新汽车并出租,以减少汽车的废件量,这样做不仅降低了环境负荷,而且节约了资源。与此类似的“出租”产品还有施乐复印机等。此外,柯达公司设计出了易于拆卸和重制的照相机。1991年,台湾开发成功不用螺丝组装的个人电脑,容易拆卸回收。
“循环再生”是指设计的产品有利于废物作为生产原材料再生回收利用。为此,要求设计出的产品容易拆卸组装,每一零部件避免使用多种不同材料复合,零部件上附有所用材料的标记,便于按材料的不同种类进行分离、再生。尽量选用可再生循环的材料。如台湾的宏碁公司于1992年采用再生纸与瓦楞纸包装电脑,取代传统使用的发泡聚苯乙烯塑料。
“回收”是对废弃物中有用的资源或成分再加以利用,属于部分资源回收的一种方式,它要求设计时采用材料替代品,更有利于回收有用的资源。例如,为了从废塑料薄膜中回收热能(焚烧),应对于将以焚烧形式处理的塑料制品,选用不含铅的塑料,以免回收时危害环境。
关键词:生态设计 减量 再利用 循环再生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