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控制和清除“太空垃圾”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类已向太空发射了数以万计的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太空实验室等各类人造天体。这些人造天体中,有些因故障发生爆炸,变成碎片;有些寿终正寝,自然淘汰。但是,它们并没有消失,却成为“太空垃圾”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类已向太空发射了数以万计的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太空实验室等各类人造天体。这些人造天体中,有些因故障发生爆炸,变成碎片;有些寿终正寝,自然淘汰。但是,它们并没有消失,却成为“太空垃圾”,在太空中环绕地球漫游。至今,人们观测到太空中人造天体残骸达3500多万块,其中个体较大的有1.7万块。现在“太空垃圾”还在不断增加,据专家估计,到2000年,“太空垃圾”将增加到上万吨。
这些“太空垃圾”同完好的人造天体一起,绕着地球高速运行。它们将成为人类开发探索宇宙空间的公害。比如,地面上空2000千米处,直径0.5毫米的金属粉末,其撞击力足可击穿宇宙服,置宇航员于死地;直径达1厘米的铝片,如碰上航天飞机,相当于2辆汽车相撞,会使航天飞机报废;即使是一块从卫星上脱落的油漆皮,也能在人造天体上穿一个孔。因此,1991年美国航天飞机为避免同已弃用的在太空中漫游的宇宙飞船相撞,不得不改变原先的运行轨道。此外,“太空垃圾”还能散射各种光线,影响天文工作者观测太空。
对日趋增多的“太空垃圾”,各国航天科学家们正在想方设法加以控制与清除。他们研究的课题有:如何按时把卫星收回;如何有控制地排出残存在火箭中的推进剂,以免爆炸产生碎片留在太空中;如何设法收集细小金属微粒;如何开设“太空垃圾”站,把人造天体残骸集中起来,等等。
关键词:太空垃圾 人造天体
很赞哦! (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