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核泄漏事故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

火烧 2016-12-13 11:00:22 1039
发生核泄漏事故后,大量放射性核素会在环境中扩散,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历史上,曾发生过好几次重大的核泄漏事故。 1957年10月8日,英国温茨凯尔石墨反应堆在进行石墨退火处理时,引起大火。当时烟气带着放射性物质从烟囱中冒了出去,虽然其中大部分被烟囱顶部

发生核泄漏事故后,大量放射性核素会在环境中扩散,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历史上,曾发生过好几次重大的核泄漏事故。

1957年10月8日,英国温茨凯尔石墨反应堆在进行石墨退火处理时,引起大火。当时烟气带着放射性物质从烟囱中冒了出去,虽然其中大部分被烟囱顶部的过滤器所捕获,但还是有相当多的核素进入了环境,包括碘-131、铯-137、锶-89、锶-90等。

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它能通过“牧草→牛奶→人”这一食物链而进入人的甲状腺,对生长发育中的儿童特别有害。当时英国政府不得不下令,让各牧场在几个月中把挤得的牛奶统统倒掉。

铯-137的半衰期为30年,其生物学特性与钾十分相似。它被人体摄入后,会沉积在软组织内,要通过新陈代谢才能从体内排出。

沉降物中最能长期危害人类的核素是锶-90。它的半衰期为28年,其生物学特性与钙十分相似。一旦进入人体,会沉积在骨骼内而不能很快地被代谢出来。锶-89的行为与锶-90相似,但其寿命短得多,它的半衰期只有51天。

微小剂量的辐照对人体和遗传机制的效应现在还不能肯定。一般地说,人体会随时修复受到的损伤。但是剂量一大,就会出现各种反应。首先是血液指标发生变化,如白血球计数减少等。慢性辐照损伤后期常常表现为白血病、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白内障、不育症等,或使生下的后代出现畸形。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一场灾难。由于这座核电站在设计上存在一些弱点,加上若干重大的人为错误,结果在进行试验时,反应堆发生了爆炸,堆内的全部放射性气体进入了大气。堆芯中的裂变产物有3%~4%被释放到外界,其中10%~20%为碘-131和铯-137。

大剂量的急性照射会迅速地引发辐射病:呕吐、出血、感染、脱发,并导致死亡。这次核事故造成31名电站运行人员和应急救灾人员因受严重辐照而死亡。13.5万居民被从污染地区疏散到其他地方,耗资近百亿卢布。现在已为发生事故的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盖了一座硕大无比的钢筋混凝土“坟墓”,有一支几千人的队伍在那里开展放射性生物学的研究工作。

核工业发展过程中还发生过其他大大小小的核泄漏事故。为了保证公众的生命和健康,从事放射性工作的机构都采取强有力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核事故 裂变产物 核电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