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不能把海洋当成无盖的垃圾桶

火烧 2016-12-13 10:20:52 1048
1992年,地中海发现上万只海豚死亡,英国、西班牙等国的专家对海豚大量死亡事件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死海豚的肝脏大都受到严重损伤,这种损伤是由海洋中的污染物和海藻中的天然病毒引起的。专家们通过解剖发现,死亡海豚体内含有大量碳氢化合物。调查结果显示,上万只海

1992年,地中海发现上万只海豚死亡,英国、西班牙等国的专家对海豚大量死亡事件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死海豚的肝脏大都受到严重损伤,这种损伤是由海洋中的污染物和海藻中的天然病毒引起的。专家们通过解剖发现,死亡海豚体内含有大量碳氢化合物。调查结果显示,上万只海豚并非集体自杀,而是被严重的海洋污染夺去了生命。

我们知道,全球含水量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海水占了97%,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误认为海洋浩瀚无际,具有极强的自净能力,向海洋倾倒垃圾、排放污水是微不足道的。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便把海洋当成了“无盖的垃圾桶”。据报道,人类每年向海洋倾倒约1万吨汞、25万吨铜、390万吨锌、30万吨铅、100万吨有机氯农药、660万吨塑料垃圾、大量石油,每天约有639000个塑料容器被抛人大海。就拿地中海来说,沿岸有120座城市每天不停地把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大海,85%未经处理。地中海又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石油运输通道之一,每年约有65万吨石油泄漏于海面。西方国家每年把300多万吨的废金属和工业废料倾倒入这一海域,以至于会出现上万只海豚“集体自杀”的惨剧。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物由于风吹雨淋和江河过滤作用,最后都有可能进入海洋。因此,海洋有“一切污杂物的垃圾桶”之称。然而海洋只能被动地接受污染物质,却很难再向其他场所转移污染物。一些不易分解的物质就长期在海洋中蓄积,降解缓慢。海洋是个庞大的“净化槽”,海洋的自净作用始终在进行,但净化的速度比人类对海洋的污染速度要慢得多。

如果再继续把海洋当做无盖的垃圾桶,这将对海洋环境造成很大影响。首先,会导致海水的浑浊,直接影响海洋植物和鱼类的生长。特别是石油污染,会导致大面积海域缺氧,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其次,会导致海洋赤潮,危及海洋生物。另外,海水中难以降解的物质如尼龙、塑料等,在海洋中堆积,会恶化海洋环境,汞、铜、锌等金属元素则是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被堆积在海底,或是被生物从海水中吸收,再反过来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如1993年3月,香港有30多人因吃了南太平洋的深海鱼而中毒,这些鱼常年吃在珊瑚礁海域生活的小鱼,而小鱼吃了被污染的有毒海藻,于是毒素最后积聚到大鱼身上。

科学家把海洋看做是人类发展、开发资源的第二领域,并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所以,我们再也不能把海洋当成垃圾桶了!

关键词:海洋 自净作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