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提出要探索土卫六上的生命问题
土卫六,自它被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于17世纪中叶发现以来,就一直是一颗引人注目的卫星。首先,因为它是第一颗被发现的土星卫星;其次,它又是太阳系卫星中唯一一颗表面有大气的卫星;另外,它又曾经被认为是太阳系里最大的卫星。经过空间探测之后,最大卫星的称号已被木卫三摘取,而土卫六只好退居第二位:木卫三的直径为5262公里,土卫六稍小,为5150公里。
过去天文学家长期认为,土卫六的大气成分主要是甲烷。可是,飞往土卫六的探测器了解到,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约占98%,甲烷只占1%,其余还有少量的乙烷、乙炔,可能还有氢。由于这些成分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被分解,就使土卫六呈现出桔红的鲜艳色彩,在探测器拍摄的彩色照片上,土卫六像个熟透了的柿子。
![]() |
据研究认为,土卫六所拥有的大气层,与大约40亿年前地球开始出现生命前的大气层很相象,而且土卫六表面可能有更多的岩石,这就更像地球了。因此天文学家设想,在土卫六上也许仍维持着最原始的生命形式。
在空间探测中,飞往土星的探测器对土卫六的云层顶端作了认真的考察,果然不出所料,在那里还真的发现了形成生命前的有机分子,这种有机分子可能是氢氰酸分子。但土卫六表面是否存在生命,仍是个谜。
为了让土卫六上面生命问题的研究得到新的突破,一项宏大的飞行计划正在筹备中。一艘叫作“卡西尼”的飞船,可能于20世纪90年代发射上天,它将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到达土星区域,凭借携带的专用下降娱置,届时将进入土卫六的大气层,有针对性地研究土卫六大气的有机化学成分及其化合物的形成。总之,人们正在对土卫六的生命问题穷追不舍,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 上一篇
为什么同一个矿床,不同深度会有不同的矿物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学者管仲的《管子》一书,曾借黄帝与其大臣伯高的一段对话写道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磁铁矿),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这说明在春秋时代的古人已具有丰富的找矿知识。 现代地质学认为古代人的找矿经验
- 下一篇
为什么可以利用动物来找矿!
河北省地矿局地质人员在太行山普查石膏矿时,发现当地的羊群聚集在一种绛红色的石头边舔食不停。经勘查发现,在绛红色的石头层下面,都隐藏着石膏矿。地质队员又把这种石头取回进行化验,发现其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盐,这都是青草中所缺乏的,牛羊舔食这种绛红色的“营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