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立月球观测基地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天文学一直是一门从地球上进行纯粹观测的科学。自从宇航员登上月球,取回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在地球实验室里对它们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及对金星、火星等的现场考察和实验,使天文学成为观测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而获得飞跃的发展。
从长远观点来看,人类的足迹肯定会踏上比月球更远的天体,实验的对象还会更远得多。但不可否认,对那些非常遥远的形形色色天体来说,观测仍是和仍将是获得它们信息的唯一手段,因此,不断改善观测条件始终是天文学家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目标。
从天文观测来说,月球实在是个非常理想的观测场所,建立月球观测基地的计划,长期来一直由科学家们在进行探讨和规划。
大气层对人类的生存是绝对不可少的,但它对天文观测,却带来了一系列很复杂甚至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由于大气的存在,它散射阳光而形成白天,使所有的光学望远镜几乎全部处于停工待料、等待夜空到来的休息状态。即使是无云没雨的夜晚,望远镜仍然是在厚厚的大气海洋的底层,所看到的星像或多或少被大气模糊甚至歪曲了。
由于大气是由温度和密度都不尽相同的许多层混合而成,而且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和变化着,星光通过大气时会受到弯曲,造成闪烁现象,严重影响观测。
![]() |
由于大气只让可见光以及部分无线电波和少量的红外线、紫外线通过,而把来自太阳等天体的大量宝贵辐射,不客气地几乎统统挡驾,它们本来是会为我们认识周围世界提供非常珍贵信息的。这好比一台好戏正在舞台上进行着,可是帷幕却偏偏只拉开了很窄的一条缝。
月球上没有大气,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都不存在。那里即使太阳把月球表面照亮了,天空仍是黑沉沉的,星光总是那么稳定、明亮,而且再也没有什么障碍会阻止来自天体的任何辐射了,不管是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还是可见光,乃至波长很短的X射线、γ射线。
不仅如此。
因为月球上的天空永远是万里无云、晴朗无比,天空永远布满着星星,随时都可以进行天文观测,尤其是照相观测。在地球上拍一张成功的暗弱天体照片或光谱照片,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有时要连续露光好几个小时,甚至第二天继续露光,其间难保观测条件、气候情况不会有变化。在月球上,可以无限长时间地进行露光,根本不是地面观测所能比较。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地球上要想很好地研究太阳,却受到众多条件的限制。观测日全食是了解太阳的极好机会,可是对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这是种稀有天象。有时观测者作了好几年准备,到时候带着几十吨重的仪器设备,长途跋涉来到事前选择好的观测点,结果由于风云突变,天气作梗,观测以失败告终。这类事件并不罕见。从月球上看到的地球要比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大得多,在月球上看到地球把太阳遮住而发生的日全食,时间可达几个小时,地面上所见日全食一般只几分钟,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月球表面重力只及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在那里建立巨大光学和射电望远镜,要比在地球上容易很多,它们会看得更远,获得更多的信息。
科学家们花了好大的力气,才从月球采集回来几百公斤的土壤和月岩标本,在月球上,有关这方面的实验和研究工作将常规地进行,肯定会对月球的起源和演化乃至太阳系天体的历史,提供第一手资料。至于充分利用月球上天然存在的高度真空条件进行各种物理、化学、医学实验,开发月球矿藏,将月球作为飞向太空的航宇港等,更是无法一一列举。
在建立月球观测基地的基础上,整个月球将发展成为一个众多学科协同作战的科学实验站,必将大大丰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 上一篇
为什么石灰岩山区有的湖泊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
1987年4月,四川古蔺县一个名叫仰天窝的地方,突然冒出几股喷泉,泉水喷射得很高很高。几天后,仰天窝和旁边的一个洼地里就积满了水,淹没200多亩田地,形成两个天然湖泊。 无独有偶,一个月后,广西阳朔县美女山下的一个山洞里,也突然冒出一股泉水,很快就淹没了大
- 下一篇
为什么能够知道月球的内部构造!
科学家们对我们地壞的里里外外很感兴趣,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这个不算大的星球上么。对其他天体也是如此,尤其是离我们最近的月球,它的表面情况我们还真了解不少,它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内部情况又如何呢?这个在历史上长期只能靠猜测的谜,现在已经可以比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