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会议 巴黎和会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分赃大会

火烧 2021-06-06 05:15:25 1042
巴黎和会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分赃大会 巴黎和会(英文:Pari Peace Co fere ce,法文:Co fére ce de aix de Pari ,德文:Pari er Friede

巴黎和会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分赃大会  

巴黎和会(英文:Paris Peace Conference,法文:Conférence de paix de Paris,德文:Pariser Friedenskonferenz)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等战败国以及苏俄,与此同时又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

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后改为「四人会议」,即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义大利首相奥兰多。后因义大利在大战中作用不大,贡献几乎是负的,本国底子又薄,被英法冷落一边。所以实际上又变为「三人会议」,他们是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也是主宰者。

除分赃外,巴黎和会还有别的议程。主要是:

密谋扼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筹组国际联盟来反对列宁建立的共产国际。国际联盟指挥各国反动派向革命人民进行血腥镇压,同时重新瓜分德国原有的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会议 巴黎和会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分赃大会

6月28日是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一天。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拒绝签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