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南征北战gkd 第一节 南征北战,稳固边疆
第一节 南征北战,稳固边疆 雍正皇帝曾经给其皇父下做出了一个准确的评价:“康熙)一生,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为守成,实同开创。”康熙能在百废待兴之局开创出一片基业,开启康乾盛世的序幕,实与开创建国
第一节 南征北战,稳固边疆

雍正皇帝曾经给其皇父下做出了一个准确的评价:“康熙)一生,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为守成,实同开创。”康熙能在百废待兴之局开创出一片基业,开启康乾盛世的序幕,实与开创建国无异。> > 自古以来,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就是中国的领土。秦汉以后各朝均在此地设立官统辖。清朝建立以后,继续对这一地区形式管辖权,加强统治。分笔试在今辽宁 的沈阳,黑龙江的宁安、爱辉等地区设立将军,而且还把当地居民编为八旗。还在沿江的重要地区建立了船厂,设置仓屯,陆上开辟台站驿道,以发展水陆交通运 输,进一步加强中央与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 > 早在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沙俄派兵132人沿勒拿河下行南侵,“不畏严寒”越过了外兴安岭,侵人中国领土并且开始了四处抢掠,并灭绝人性地杀食达斡尔族人,被黑龙江地区人民称为“吃人恶魔”。> > 冬天过去,江水解冻后,沙俄匪徒又越过黑龙江闯人中国东北部。这一次,沙俄匪徒遭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激烈抗击。> > 对沙俄军的侵略行径,康熙帝多次遣使进行交涉、警告。但是这对于掠夺成性的沙俄来说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这使康熙帝认识到,只有使用武力才能驱逐沙俄侵略军。于是,康熙不得不在辽东地区,特别是黑龙江流域,对沙俄侵略做出种种抵抗措施。> > 其一,在瑷珲(今称爱辉)筑城永戍,号召民众一同进行屯垦。加强那里的经济实力,可以有能力抵抗侵略者。同时加紧造船,疏通和合其他地区联系的道路,以便在战争开始后,能够保证军粮由松花江、黑龙江及时运抵前线。> > 二是加强侦察和封锁,不能让侵略者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康熙派百余名清军,侦察雅克萨的地形、敌情;又派当地达斡尔族头人随时监视敌情变化;令车臣汗断绝与沙俄军贸易,以封锁侵略者。> > 做完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清军派人勒令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迅速撤离,但是没有得到俄军头目的理睬,反而又派人窜至瑷珲抢掠。得到康熙指令驻留辽东的萨布素将俄军狠狠地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沙俄侵略军建立的据点全部焚毁,使雅克萨成为一座孤城。> >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中国军民的多次打击,侵入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侵略军一度被肃清,安稳了数年。不过,后来沙俄侵略势力又到雅克萨筑城盘踞。清政府又对其进行多次警告,但都无济于事。> > 沙俄的不死之心也使康熙终于清楚地认识到,若非“创以兵威,则罔知惩畏”,于是决意征剿。但是清军在黑龙江一带没有驻兵,从宁古塔出兵反击,每次都因粮 储不足而停止,而沙俄侵略军虽为数不多,但由于有充足的军备物资,再加上尼布楚人与之贸易,如果战争一旦打响,势必也会严重影响到我国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紧 急发展,造成边民不安的局面。> > 针对这种情况,康熙采取恩威并用、剿抚兼施的方略,一边发兵对沙俄的侵略进行遏制,一边在黑龙江地区屯兵永戍,建立城寨,与之建立长期的对垒。> > 在康熙做准备的时候,劝阻警告活动一直没有间断,康熙也暗下决心,如果侵略军仍执迷不悟,则将其一举消灭,以除后患。> > 因为黑龙江至外兴安岭地区距东北腹地遥隔数千里,同沙俄这样的入侵者斗争,单靠当地人民的部落武装是无法制止其侵略的,为了保障反击作战的胜利,并在反击胜利后建立一条较完整的边界防守线,就要做足准备以便适应长期的边防斗争。> >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瑷珲,负责收复雅克萨。清军约3000人在彭春统率下,怀揣着赶走敌 人的强烈欲望从瑗珲出发,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当即向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发声通牒。当时侵略者拥兵450人,炮3门,鸟枪300支,面对清政府的强大 武装采取拒不从命政策。战斗之势一发而不可收,清军主动出击,分水陆两路列营攻击。侵略军伤亡甚重,不能支撑,无奈之下向清军投降,还派遣使节与清军将领 商量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清军赶走侵略军后,平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下部分兵力驻守瑗珲,另外派人在瑗 珲、墨尔根等地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以防敌人卷土重来。> > 令康熙没有想到的是,沙俄侵略军在被迫撤离雅克萨之后,贼心不死,继续 拼凑兵力,图谋再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莫斯科派兵600人增援尼布楚。当获知清军撤走时,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率大批沙俄侵略军再次窜到雅克 萨。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 > 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托尔布津不理。但是,这次他却为自己的“不理”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托尔布津中弹身亡,但是沙俄军队依然负隅顽抗。> > 冬季将至之时,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没有物资来源必定需要等待援兵,于是进行了更加严密的围困,切图彻底切断守敌外援。侵略军被围困近年, 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最后只剩66人。这次,沙皇一看情势不妙,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政府再次答应他们的请求,准许侵略军残部撤 往尼布楚。至此,雅克萨反击战结束。> > 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双方于尼布楚正式谈判。当时沙俄国内出现权力斗争,清朝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当 时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噶尔丹谋反,割据叛乱势力十分猖獗,并且有意勾结沙俄,为了笼络大局,康熙不得不在与沙俄的谈判上做出重大让步。两国最后达成和议,签 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俄军撤出雅克萨,毁掉雅克萨城,划定中俄边界。> >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沙俄全权代表陆军大将费耀多罗和 清王朝全权代表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佟国纲在尼布楚签订了边界条约,条约的内容最主要的当属边境划分问题,关于地界划分的内容,即: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 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沙俄。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可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雅克 萨地方属于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 > 《尼布楚条约》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大清帝国和沙俄帝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份正式条约。
很赞哦! (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