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核算 企业对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时,需要设置的科目有A.原材料B.在途物资C.材料采购D.材料成本差异
企业对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时,需要设置的科目有A.原材料B.在途物资C.材料采购D.材料成本差异
企业对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时,需要设置的科目有A.原材料B.在途物资C.材料采购D.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法核算是用在途物资,计划成本法核算是用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当然不会有材料成本差异
企业对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时,需要设置的科目有原材料、在途物资
企业对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时,需要设置的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
(1)在实际成本法下,外购材料:
账单到,材料未到: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材料到: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2)在计划成本法下,外购材料:
账单到,材料未到: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材料到: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购进原材料,材料未入库情况下用实际成本设置的科目是在途物资还是材料采购?
按你的意思”材料未入库情况下用实际成本设置的科目是“,应当选"在途物资“。计划成本下,科目有:物资彩购、在途物资、原材料三个科目。实际成本中只有在途物资、原材料两个科目(无物资采购科目)。物资采购即“材料采购”。 原材料的核算,主要是看你是用计划成本核算,还是用实际成本核算。 一、、实际成本法下:1、票到货未到,用“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2、货到票没到,用“原材料”(暂估)(实际成本) 3、货票都到,“原材料”(实际成本) 二、计划成本法下:1必经科目: 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2--1票到货未到“在途物资”(计划成本), 2--2货到票没到,用“原材料”(暂估)(计划成本) 2--3货票都到,“原材料”(计划成本)
采用实际成本法,预付材料采购费,为什么不能确认在途物资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两个分录。
①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②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如果预付账款不够还时。)
这样子,应该明白了吧。
以实际成本核算委托加工物资需要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吗?
不需要,分配成本差异是在计划成本下的,实际成本不需要,你说的委托加工以实际发生成本入账即可。
某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对原材料进行核算,月初购入材料,欠款已付,但材料仍在运输途中
在途物资
在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核算中,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余额是( )。A.结存材料成本B.在途材料成本C.
A
材料采购是指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的材料采购成本,属于资产类账户
“材料采购”科目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之间的关联性如何
如果系统的材料是以计划价格进行计价的,入库的时候即会产生材料成本差异,即所谓的价差,这部分差异月底一般拿去做重分摊,一部分进成本,一部分进存货,进存货的部分待后续分摊。
如:借:原材料 100
主营业务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20
贷:应付账款--暂估 120
商业企业可以设物资采购科目吗?按实际价格核算,是不是就不要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不需要设物质采购科目,画蛇添足,给你自己添麻烦。会计科目的设定最重要是实用,这样才能增加你工作的效率。
企业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计算是什么?
成本核算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一般有以下几点:

1.从原材料的购进上,要分析市场行情,低价买入,来节省成本.
2.从生产管理上,要狠抓废品率,降低材料浪费率.
3.从工艺上改进技术,提高材料利用率。
4.提高企业信息化,根据企业的需要使用种管理软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5.降低管理费用与成本还可以从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下手,一个有能力的管理者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其得到的工资的N倍,相对价值比率而言,其成本就低下去了.
该项存货清查业务应确认的净损失=账面成本12000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0元-应由保险公司赔款4000元-由过失人员3000元=3000元。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0000
资产减值准备 2000
贷:原材料 12000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4000
其他应收款---过失人员 3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7000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3000